自律才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 鱼鲜支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6:48 被阅读383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他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陆续选择了500多名4岁的幼儿参与实验。

    在实验中,他与孩子玩一个简单游戏,然后拿出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告诉孩子:“我要出去一会儿,你可以现在就吃掉这块棉花糖,也可以等我回来,那样你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

    录像显示,有些孩子耐心等待,最后得到了双倍的奖励。有些孩子在等待一小会儿后放弃,吃掉了第一块棉花糖。也有些孩子甚至没等米歇尔离开房间,就立刻吃掉了棉花糖。

    当这些孩子18岁时,米歇尔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远远超过等待时间短的孩子。前1/3的孩子的SAT成绩,比后1/3的孩子高出了210分(当时SAT满分为1600分)。

    当这些孩子30岁和40岁时,米歇尔继续跟踪他们的情况,发现:等待时间长的孩子长大后不仅事业更成功,而且家庭更和谐,甚至体质指数(BMI)也更胜一筹。


    棉花糖实验的启示

    参加棉花糖实验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大多是斯坦福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这意味着,他们的智力遗传、家庭收入、成长环境等都很相似。

    他们在实验中表现出的自控力,与他们日后的事业成功程度和家庭美满程度,有显著关联。

    所以,相比智力,自控力能更好地预测一个人的未来。

    自控力、自制力、意志力……它有很多名字,但总归就是抵抗诱惑、延迟满足、约束自我、控制自我,以实现长远目标的能力,即自律的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都能取得更大成就;更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不易陷入吸毒、酗酒、赌博等成瘾行为;更遵守规则,更能控制情绪,较少与人冲突;更能抗拒外界诱惑,更善于处理情感关系,从而维持更长久的婚姻;在消费上更加理性,在投资上也能执行投资纪律、控制交易冲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收益……

    是的,自律的人几乎无往而不利。

    可以说,自律是能教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教什么都不如教自律。


    自律教育的缺失

    自律如此重要。然而,自律又是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父母和老师往往有一种默契:小学初中阶段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孩子习惯了“他律”,只要服从管理就好。到了高中,又突然要放手:你都这么大了,不用我们再管你了。——仿佛随着年龄增长,自律的能力就自然产生了。

    殊不知,被“他律”了十几年,孩子根本没学过自律。此时,TA只想挣脱教育者的束缚、释放被压抑的天性。

    于是,教育者就陷入了两难:想要放手,却又放不得。

    就在这样的拉锯中,孩子终于上大学了、毕业了、工作了。父母认为大功告成,可以交差了。

    但是,这个长大了的孩子却自我放弃了。

    差别只是放弃的早晚罢了:有些是在大学阶段放弃了;有些是在工作之后开始得过且过;有些是在结婚生子后,转头对自己的孩子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你一定要努力,要严格要求自己。

    新的故事又开始了。

    如何进行自律教育?

    那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该做些什么呢?

    坦白说,我不是教育的专家。但是,人人都曾经是被教育者。所以,我只想说说,我希望自己当初接受过什么样的自律教育:

    一、树立自律的榜样

    从一个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言教”能胜过“身教”。在自律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一个从来不读书、每天打麻将的大人,反复对你说:“要多读点书”,“你怎么不读书”,“你怎么就知道玩”……你听了,是不是很厌烦?TA说得越多,你就越会降低对TA的评价。因为你觉得TA言行不一。

    可是,换一个人,一个手不释卷、常常给你讲点故事、分享点新观点的人,对你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要多读点书”。你听了,是不是很服气?是不是连连点头?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我们作为被教育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所以,教育者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身的自律。无论到什么年纪,不要放弃自己,要始终追求自律。

    这并不是说,父母本人的自律必须达到“神”或“机器人”的程度。而是说,父母虽然是凡人,虽然也常常失控,但始终不放弃追求自律的努力。

    而这种努力,本身就是给孩子树立了自律的榜样。


    二、手把手教孩子自律

    自律不是天然就会的。它是需要学习才能不断增强的一种能力。

    教育者自己开始追求自律,就会逐渐学会很多自律的方法和策略。

    比如:如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如何利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番茄工作法”等方法,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如何通过保持物理距离、分散注意力等策略,来抵御外界诱惑;等等。

    父母可以把自己学来的这些方法和策略,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把自己追求自律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坦率地和TA分享。

    更细致地,父母可以一步一步教孩子:如何定计划;制定后,如何执行;执行时,如何自我觉察、自我跟踪;对于执行情况,如何定期总结;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计划,如何调整……

    当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了,引导孩子去体味其中的快乐和满足,用这个小小的成功去肯定自我、增强力量,而不是用“补偿性”的放纵去庆祝和奖励。

    当孩子暂时屈服于诱惑、失控了,用同理心、同情心去安慰TA,引导TA学会自我原谅,摆脱羞耻感和罪恶感,尽快从这个小小的失败中恢复过来,而不是从此“破罐子破摔”。

    事实上,没有为追求自律而切实努力过的父母,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自律教育的。

    因为他们不懂自律的不易,也就无法理解和包容孩子。所以,只会给颗糖作为奖励,或者责骂一顿作为惩罚。


    三、引导孩子去发现目标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先有了目标,然后通过自律去实现目标。

    然而,这个逻辑恰恰反了。

    假若一个人从未追求过自律,那么TA的时间大多都荒废了,TA不太有可能去自我认知,去发现自己的目标。

    假若TA终生都过着不自律的生活,那么TA大概率地,会产生很多“问题行为”,会浑浑噩噩耗尽一辈子。

    因此,一个人的目标,通常是在TA过上自律的生活之后才产生的。

    引导孩子去学习自律、追求自律,有两大好处:

    一是TA对时间的利用更高效,就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和了解更多领域,就有可能更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二是TA在自律的过程中,常常进行总结和回顾,就会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当孩子找到目标,即对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些什么事”有了大体的认识,这个长远目标就会反过来帮助TA,增强自律的能力。

    因为,这个目标就是第二块棉花糖。它对孩子的吸引力越大,孩子就会越自律。TA会认为,为了这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而延迟享受,是值得的。

    总之,自律是终生的功课,也是最应该教授给孩子的功课。

    自律才是最好的教育。

    这个题目有歧义:一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自律;二是要用自身的自律去教育孩子。


    推荐阅读:

    自律是终生的功课,想逃也逃不掉

    “完人”教育:令人受伤的严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映月黑珍珠:好棒~
        鱼鲜支:@鲛绡映月 谢谢!
      • 71c7129436c0:我一直在追求自律,有些人劝我人生应该尽情放纵不该无聊规律,但我还是相信自律能带来的快乐更多,尽管多次败给了诱惑,但还是要卷土重来,挣扎过总比放弃要强吧。😂
        鱼鲜支:@小凡渔夫 佩服!自律带来的快乐,永远比放纵多。不自律的人只享有短暂的快乐,接着就要忍受漫长的痛苦和悔恨。
      • 春风拂面不如你:自律能力就是管控自己的能力,在某方面上表现为抵制诱惑的能力。往往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诱惑,一旦你接受了这种诱惑,就会使你失去一些你正在追求的东西亦或是扭曲你的目标。当然,这种自律能力绝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形成的。周围环境对一个人自律养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占第一位,尤其在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模仿周围的人来完成的,此时父母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完全赞同,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说的对,天天打麻将的父母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这不是无稽之谈吗?
        鱼鲜支:@你会遇见更好的 :+1: 是滴
      • 莱叔:这是国内外的教育差别,国内太过“他律”
        莱叔: @miss袁 是的,国内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努力的过程
        鱼鲜支:@miss袁 是有这个差异。管得再严是没用的,只是短时间出了成绩,后来一生都荒废了。

      本文标题:自律才是最好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vh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