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积极主动都是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积极主动呢?
跟永澄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受他影响,试着建立一个我起名为“CAR”的模型:
首先来看这个模型:
“CAR”心理需要模型德西和瑞安提出了一种动机理论:自我决定论,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胜任感(competence)、归属感(relatedness)和自主感(autonomy)。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换句话来说,如果满足孩子相应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改善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青少年儿童的这三个基本需要,这是孩子形成内在动机的必要条件。
一. 胜任感:就是孩子觉得他能做到某件事,他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
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心里的声音应该是这样子的:“我能画好这幅画”、“我能学会骑自行车”、“我一定能战胜暂时的困难完成这件事”……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胜任感呢?是不是胜任感的培养要避免孩子做事情失败,不让孩子受挫折呢?
不仅不是,恰恰相反,有时候失败或者挫折利用好了可以让孩子大大增强胜任感。
比如有些小孩子玩那种“打飞机”类的小游戏,一会就死掉一次,为什么他们孩子乐此不疲呢?原因当然很多,《游戏让学习成瘾》一书中有很多介绍,一会详细介绍。先说这些小游戏做的比最好的地方:就是提供了及时反馈,即便是失败孩子还是可以看到自己能力的提高,可能他上次玩只有200分,这次300分,这种及时反馈让孩子更加主动的去“刻意练习”,从而使孩子的胜任感不断的提高。
孩子对某项任务有畏难情绪时,怎样来提高胜任感呢?下面我通过《游戏让学习成瘾》这本书里面介绍的方法来看一看如何提高孩子(或者成人)的胜任感。(先简单介绍,之后再详细说明)
1.把这项任务游戏化处理,让孩子感觉好玩,这就成功了一半。但是要注意,游戏化的本质是使平淡的事情变得好玩,不是生搬硬套游戏手段到学习中。
2.大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小任务。做到这一点,游戏化的基础就有了。如果小任务还觉得难,继续分解。只要任务拆解到足够小,那么孩子很容易去完成,就不会再有畏难情绪从而更好地去完成了。之后就需要大量重复练习了,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通过刻意练习都能达到专家级水平(呵呵,夸张)。
李小龙说过,他不怕会10000种腿法的人,但是他怕遇到把一种腿法练到10000遍的人,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可怕之处。
4.学习中最难办的是——反馈是延迟的。你学了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以后才知道。所以,你必须得自己创造即时反馈。比如我们在简书写东西,写下来,发表出去。阅读数、点赞数和“表达出去”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反馈。对孩子完成任务也要想办法及时反馈,这样孩子才能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二. 自主感: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让孩子感到他的行为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女儿小时候,买了一盒子糖送她,拿出一个给她,她不要,然后自己在盒子里挑来挑去选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在我们大人看来,这些糖不都是一样的吗?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正是孩子的自主感在起作用,因为这种选择是她自己决定的,她的自主感得到了满足,当然比我们给她挑一块要高兴多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主感。
看到孩子渴了就给他端过来水杯,看到孩子摔倒了就赶紧跑过来扶起来,孩子刚要夹一口菜,家长就帮忙夹一大块到孩子碗里……这些行为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孩子的自主感,等到孩子长大了,学习不主动、练琴不主动时,你却怪孩子:“你怎么一点主动性都没有啊!”这让孩子们情何以堪啊。
说一个培养孩子自主感的简单办法:就是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
比如想让孩子练琴和写作业,可以问孩子:“你是想先练琴还是先写作业?”,而不是告诉孩子:“你现在该去写作业了,你现在该去练琴了!”,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前者让孩子拥有了选择权,他感觉这件事情是自己的选择,那么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有了很强的自主权,从而更好的去完成。
家长通过一下做法满足了孩子的自主感,孩子就会更加配合。
几个伤害孩子自主感的行为:
1.家长监视
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家长在后面看着他,他让然很难有自主感,而是感觉这件事情是给家长做的。
2.设定期限或者威胁
“你必须在几点前做完这件事情。”“你做不好,等我回来收拾你或者等你爸爸回来收拾你!”
3.跟别人比较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你怎么就是比不上某某某。”这是严重伤害孩子的语言,即使家长在盛怒之下,也千万不要说。
三. 归属感: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孩子心里的感受应该是这样的:“我很安全”、“我是值得爱的”。
想象一下,你小时候参加兴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爱你,完成不好就被他们嫌弃,你对兴趣班还兴趣得起来吗?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语言行动,时刻让孩子感觉到归属感,这样孩子才更有动力去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共情是个很好的办法,当孩子表达对家长的爱时,家长一定不要吝啬你的关爱,及时跟孩子反馈,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生气的时候,这时候应该先肯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能跟我讲一讲吗?”,只要承认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之后就很容易对你敞开心扉,通过交流,孩子将更容易的获得归属感。
通过这个“CAR”模型,相当于我们家长拥有了一件“家教利器”。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
换句话来说,如果满足孩子相应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改善了。
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坚持和努力的。如果参加某个兴趣班本身就是你非常喜欢的事情,你能胜任这件事情(C:competence(胜任感)),又是你自主选择的(A:autonomy (自主感)),你的父母也很支持(R:relatedness (归属感)),那么不需要努力和坚持对不对?(是不是别人不让你去,你还得跟他打架对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