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做完这个月工资表,同事小张咂舌,月冠军薪资50210元。这个数快抵得上小张一年的工资,难怪她咂舌。
小张和月冠军年龄没差几岁,同为90后,认知却不同。
小张和男友同居一年,目前的感情状态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两人感情早已有裂痕,小张男友挣钱不多,是一家装修公司司机,专门接送有装修需求的客户看房,偶尔会用公车接单干私活送外卖。每到这个时候,小张都会喜不自禁。整不明白,她窃喜,是因为沾了公家便宜还是因为男友懂得挣钱贴补家用,或许两者都有。
小张的认知,局限了她的眼界。他的男友挣钱不多还有酗酒的恶习,俩人经常为此吵架,每次吵完都说要分手,却还一直分不开。她说,分开,还要单独租房子,也是一笔开销,先这么凑合着吧。
“看破不说破,看透不说透。”是一种智慧,我却没有这种智慧。心直口快,忍不住把小张当自己的孩子引导,没有哪个做父母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么不求上进的人。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感情的是是非非当断不断,最终耽误的是自己的婚姻生活。
与小张的认知不同,月冠军是很善于经营自己客户人脉的小女生。在小张与男友陷在经济窘境中,为格外挣点外卖钱而窃喜时;月冠军却在联络维系客户感情上下功夫,一笔订单签订成功,丰厚的提成抵得过多少外卖订单。
小张从来不去想怎么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一门心思寄希望于男友能改变,给她一个可以倚靠的未来。认知上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生态度,差距由此被拉大。
-02-
看到一期柳岩在电视中讲述自己和父亲的故事。
她说:“我爸身体不太好,在医院度过70岁生日,但是我很自豪,我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给他最好的医疗条件。”
看到这里,很汗颜。由于年轻时的认知不足,虽然一直很努力,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状态。有多少人可以像柳岩一样自豪地说,给父母最好的医疗条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李健写自己父亲生病的时候,把当时仅有的几万块钱全都拿出来。父母需要钱可以续命的时候,我们不能跟医生说,我没有钱。
人到中年,因为没有足够支撑家庭病患的支出,会让人变得格外焦虑。再多的承诺不如真真切切在做。唯有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钱,让财富积累的速度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03-
“最怕的是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这句话是我在《十点读书》中读到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是认知上的差距,进而转化为言语行动上的差距。越是优秀的人,越有高于普通人的认知。
在幕布看到一段论述:
美国军方有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叫 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 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用来形容人生,再贴切不过。人生就像战场一样无常,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随时面对这四种状态。在无常面前,你可以选择闭上眼睛,随波逐流,把人生的掌控权交给命运;也可以勇敢睁开双眼,探索世界真相,做自己命运的领航员。真正的赢家只有一种,就是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率先迭代自我,升级认知模式,逃离可怕的舒适区,拥有活在未来的格局。
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和圈子决定的。
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认知不同的人,是很难沟通的。
认知差别,使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决策,而这些选择和决策又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影响着我们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就此而生。
认知不同的可怕之处在于思维角度和高度不同,用道理讲不通,最容易形成言论绑架,让你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因为认知能力低,个人视角太小,想法单一,缺乏判断力,所以表现为固执,又因为固执,便拒绝学习,拒绝倾听他人的意见。
庆幸自己在知天命的年龄还能不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跟上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不墨守成规,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言论和观点,不断自我反思,减少认知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