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

作者: 我不说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08:05 被阅读0次

            赵姨五十八岁的时候和冉老师重组家庭。

          冉老师比赵姨大十二岁,高高的个头,说话风趣,人总是笑眯眯的,又和善又有气质。

          赵姨原来当过委主任,性格爽朗,特有办事能力。

          两个人都属于非常能言善辩,又特别会察言观色那种人。

          赵姨刚开始从委上退下来,没有工资,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儿子条件不太好,她这才找了大她十二岁的冉老师。

          赵姨做饭持家特像样,每天给冉老师洗脚,按摩,牙膏都给挤好。给冉老师侍候的欢天喜地。

          冉老师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成家了,并且生活的都很富有;赵姨一儿一女,生活也就过得去而已,姑娘还远嫁他乡,一点都指不上。

          冉老师是个人精,把房子、存款事先都分给儿女了,和赵姨也没登记,每月靠退休工资,租房子过日子。

          赵姨更是聪明人,但是,赵姨什么也不争,饭菜相应,家里、冉老师收拾的利利索索。冉老师每月给赵姨二百块钱零花钱(那时当地找后老伴儿,至少都给五百块钱,但是赵姨从不说啥,随便冉老师给多少钱都行),财政大权,冉老师看得紧紧的。

          赵姨和冉老师过了两年,赵姨的儿子小秋和媳妇离婚了,媳妇扔下七岁的女儿,走了。

          赵姨很上火,经常的回家照顾小秋和孙女张欣。

          儿子给别人打工,孙女上一年级,学校杂七杂八的事,赵姨总要去替儿子分担。

          赵姨怕冉老师不满意,每次都是先安置好冉老师,再去管孙女。

        人精的冉老师考虑一番,向赵姨提出分手。

        要强的赵姨什么也没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回儿子家了。

          冉老师不会做饭,不会洗涮,那是一辈子追求精致的人,没了赵姨的照顾,他哪里吃的消,只有求助于儿女,儿女这才知道了老爹撵走了赵姨。

          儿女们很生气,让冉老师赶紧去接赵姨回来。冉老师经过多日的没人侍候,早已经后悔撵走赵姨了。

          他和女儿去接赵姨,赵姨高低不回来。冉老师垂头丧气的蔫了。

        儿女们一商量,所有的家庭成员和冉老师一起来到赵姨家,大儿子开口叫赵姨”妈妈”,其他的姑娘儿子也齐叫赵姨”妈妈”,恳求赵姨原谅老爹,给老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并且让赵姨提条件。

        赵姨感动了,况且她真心喜欢冉老师有文化,人又精神会说话。

        赵姨啥条件也没提,就回冉老师家了。

          赵姨回来后,冉老师的大儿子让冉老师给赵姨增加了二百块钱。

          赵姨一心一意的照顾冉老师,和冉老师的子女相处的也非常好。

        有一次赵姨和冉老师的众多儿女聚会的时候对他们说:”孩子们,我想和你们商量商量,我想和你老爹登记。我没有工资,以后你老爹百年后,我也能开个遗属费。你们看行不行?”

          冉老师的儿女都知道赵姨儿女家庭穷困,老爹给赵姨的四百块钱,赵姨都节省下来给孙女花。这几年,赵姨照顾老爹尽心尽力,子女每次回来,赵姨都嘘寒问暖,各种饭菜招待他们,他们实在挑不出赵姨的一点毛病。

          冉老师的子女一合计,都同意老爹和赵姨登记。

          孩子们选个好日子给两位老人登记了,并且给赵姨买了三金、新衣服,到饭店热热闹闹的摆了两桌。

          赵姨感动的热泪盈眶,当众保证照顾好冉老师,欢迎孩子们随时回家一起大聚会。

          冉老师的孩子不是工作单位极好的,就是做生意的,都不差钱,但是冉老师一直租房子住,搬一次家,赵姨就要归置好几天。

          赵姨也和冉老师说:”让你的儿女给买个房子吧,谁买落谁户。我实在不愿意折腾了。”

        冉老师总是巧言吝啬,左右言他,嬉笑而过。

        赵姨叹口气作罢。她能登上记,就已经不差啥了,她不好再得陇望蜀。

        冉老师的大儿子在家说话很有力度,逢年过节回家,不让赵姨下厨,亲自安排兄弟姐妹排班做饭,并拿钱让赵姨玩麻将。

          赵姨感动的逢人就说:”有文化的家庭教育的子女都不一样,逢年过节不让我干活,啥都往家买,还惯着我打麻将!我这是积啥德了,有这福份?”

          冉老师的孩子只要一来聚会,必须叫上赵姨的儿子、孙女。

        小秋其实不愿意来,他的日子紧吧,见到冉老师孩子的阔气,他话语都上不去,吃喝就觉得无味又漫长。

        冉老师的孩子热情招呼小秋和张欣,张欣年龄小,不懂事,当然欢喜雀跃,小秋越发觉得自惭形秽,言语木讷。

        赵姨明白儿子不自在的原因,但是她仍然希望儿子能来,冉老师的孩子是实心实意的愿意小秋融入这个家庭。既然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看见儿子、孙女的现状,略施援手,儿子就有望扭转穷困。不然,儿子接触的那几个相似身份的朋友,能有啥转机?

          赵姨为了自己的私心惭愧。哎!人穷底气不足啊。

        赵姨每天冉老师、孙女,两头照顾着,她不敢生病,两边都离不开她;她也不敢抱怨,两边都不能舍弃。

          孙女经常的一个人被锁在房里,赵姨和小秋都吓唬她不让她跑出去,所以生性胆小,在学校经常被欺负,放学挨打是常事。

          小秋总是加班到很晚,顾不上张欣。无奈赵姨只好每天孙女放学,她去学校门口接她。

          好容易张欣上初中了,个子在班级最高,可是仍然受欺负,而且学习还特差。

          赵姨穿梭在学校、儿子家、冉老师这里。周末她要把孙女接到冉老师家,她怕冉老师生厌,叮嘱张欣老实听话,别跑动。

          张欣写完作业,就坐一旁安静的看电视。

          赵姨一会儿看看孙女,一会儿逗逗冉老师,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冉老师的脸色。

        周一或是小秋不加班,赵姨赶紧把张欣送回去。

        冉老师每年除去房租、生活费,所剩无几。赵姨从不染指冉老师的钱财。

        后来市里开始办五七工,到年龄的,有过单位的,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开工资。

        赵姨没有钱,也不奢望。

      她女儿知道了,就和赵姨的妹妹商量,筹借了两万多,给赵姨办了五七工。

        现在想想,赵姨的五七工,是最正确的做法。

          张欣越来越壮实,胆子却小的没边,一刻也不敢独处。

          真是白长了那一身的壮肉。

        赵姨走路都是急匆匆,从无疲惫之态。

        她留心着孙女的成长。女孩大了,出不得差错。

        她也不敢怠慢冉老师,怕人说三道四。

        她发现冉老师情绪怏怏不乐,食欲不振,睡觉辗转。

        赵姨心”咯噔”一下,心里翻转几遍,”我哪里做错了?”

        她如常的笑着问冉老师:”大哥,怎么不乐呵呢?有事您说话!”

        她一贯的逗趣冉老师,平时冉老师也会应景的附和,小小不快也就转瞬即逝。

        这回冉老师却是皱着眉头,慢吞吞的说:”我还真有难事了,不知道怎么开口?”

        赵姨心一紧,说:”大哥呀,您只管说,我听您的吩咐。”

          冉老师说:”咱俩别过了。我想攒点钱给自己买个墓的。”

        赵姨心冷,脊背湿凉一片。该来的总会来的,她实在是尽力做到最好了。

        赵姨强忍着心酸,说:”好,听你的。明天咱俩就去办手续。先不要告诉你的孩子们,后天给你过完生日,我就走。”

          第二天,两人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转过天,赵姨和孩子们给冉老师热闹的过了生日。

          之后赵姨收拾东西,又回到了儿子家。

        冉老师送到楼下,眼泪汪汪的。赵姨说:”大哥,别送了,回去吧,以后出来进去都慢着点,你虽然身体好,但是你七十九岁了,千万别磕着、碰着,年龄大了,恢复的慢。”

          冉老师说:”你别走了,我舍不得你,我后悔了,我.........”

          赵姨赶紧打断冉老师,说:”快别说这话了,反反复复的,让人家笑话。我走了,以后咱俩别见面了,要断,就断的干净、彻底!”

          小秋看见赵姨带着行李回来了,也听赵姨说明了情况。他看着赵姨,想说又怕伤了妈妈,不说又觉得心里堵挺。

          赵姨看儿子欲言又止的神态,就知道儿子的想法。

          她说:”你放心,我没那么不值钱,在同一个坑里屡次摔跟头。”

        冉老师一个人过了一个多星期,就觉得日子难熬,诸事不顺。他是爱干净,要形象,生活有讲究有安排的人。他高估了自己适应生活的能力。

          他买了一个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问题解决了;可是做饭、收拾房间、洗脚、按摩、每日的嘘寒问暖,一切的一切都靠自己,日子怎么过,怎么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冉老师去求助大儿子。

          大儿子大吃一惊,”什么?你离婚了?怎么回事?”

          大儿子召集弟弟妹妹聚到老爹家。

          大儿子非常生气,问冉老师,”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和儿女商量商量?”

          冉老师低声说:”我不寻思,我都快八十了,要是死了国家给开二十个月工资吗,我得留给你们:如果不离婚,大部分都得给她。”

          大儿子哭笑不得,说:”赵姨侍候了你九年,每个月你就给四百块钱,死的钱你都算计,你亏不亏心?”

          冉老师说:”她有工资,她说不用给她长钱。她孙女经常来我这吃住,我也不和她计较啊。”

          大女儿说:”你出来进去一个人,电视不开,连个声儿都没有。半年以后你就后悔撵走赵姨了。”

          冉老师垂下头说:”我现在就后悔了。”

          大儿子问冉老师:”那你想咋办?我们肯定得管你,商量一下你想住在谁家,我们怎样照顾你?”

          冉老师说:”和你们在一起,不方便;而且你们都忙,谁能时刻陪在我身边听我说话,给我解闷儿?”

          大儿子说:”你这还是想让赵姨回来啊?这可不好办?”

          冉老师说:”我每个月给她长一千块钱,她孙女可以随便来,就是不能登记。”

        大儿子叹了口气,说:”爸,赵姨想要的是一个家庭,你想要的是照顾。”

          冉老师说:”她家穷,到现在还住破平房,她想攒钱给儿子买楼,一千块钱对她很重要,是个巨大的诱惑力。我们一起去,表示诚意,多买点东西,给足她面子。”

            大儿子说:”爸,赵姨她们是穷,但是她和小秋不贪,你没看小秋每次来都很勉强,给他东西,他都不要。赵姨是知道感恩的人,你容许她照顾孙女,她肯定能侍候你到老。你大她十二岁,你行动不便的时候,赵姨还身体硬朗,她是顾念旧情的人,肯定不会会扔下你不管。现在雇一个保姆那是啥价位?你就计较这些蝇头小利,不考虑长远。”

          冉老师辩驳道:”我不年龄大了吗?考虑事哪那么周详?你们得想办法请回来她!”

          冉老师的儿女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冉老师是个人精,专爱研究人,分析人,然后投其所好,达成自己的目的。

        可是赵姨是穷,特需要钱改变现状,但是她有自尊,有做人的底线。

          冉老师的五个子女在母亲节的时候去看望了赵姨,感谢赵姨对父亲九年的细心照顾。他们给她鞠躬,叫她妈妈,希望能帮赵姨解决困难。

          赵姨哽咽着拒绝了。让他们带着冉老师回去吧,以后别再来了,她不想再折腾了,她只想照顾好孙女。

        大儿子临走偷着给赵姨留了一万块钱。第二天,赵姨给送到了大儿子的公司。

          冉老师被接到老儿子家,孩子们排班陪着他,他却总是想你赵姨。给赵姨打电话,赵姨拉黑了他。他去赵姨家门前徘徊,赵姨就不出门。在街上,远远的看见冉老师,赵姨马上改变方向。

        现在,赵姨的孙女张欣已经上大学了(大专),长得挺好看,也听话,知道心疼奶奶,帮赵姨做家务,就是膀大腰圆,越来越胖,很让赵姨犯愁。

        赵姨儿子小秋还是打工,单身,他说:”等张欣结婚了,他再考虑个人问题。”

          赵姨准备买个旧楼,平房留着动迁给孙女陪嫁。

        她说:”孙女以后也未必出色,给她留个房子傍身,靠谁也不如靠自己踏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zw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