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要考试,结婚要领证,拿书,国家认证,为人父母,为人父母,照顾孩子,对生活负责,甚至不读书也要工作!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零经验与零经验相对。没有孩子的时候,一切都很超脱。当你真的有了孩子,遇到问题,真的很疯狂。
而要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明白这四点:
第一,家庭教育不是靠复杂的理论,而是靠简单的行动。
普通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不需要成为教育专家去掌握什么复杂的理论。一些简单的原则,一些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真的下定决心去做,就足够了。不需要父母服用大量药物,也不需要父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或完美的母亲。
如果你觉得家庭教育太复杂,那不是因为家庭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父母在其中加入了太多自己的臆想。你的孩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你想象中的样子,他们只能成为你现在的样子。
第二,不要把孩子当孩子,而是当成长中的成年人。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会给孩子看一些幼稚的书,玩一些幼稚的游戏。他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会使用所谓的“儿童语言”,比如“宝宝,吃个饭好吗?”但请注意,这其实是对孩子智商和成长的不尊重。在校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建议家长尽早让孩子接触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任务,让孩子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及早开始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计划能力和创造力。
比如,幼儿园大班或者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开始为家庭承担起一些任务,比如天气预报、家庭食谱的设计,穿衣规划以及一直制定旅行计划等。
如果能完成这个任务,让孩子解决这么多并行的问题,既能促进孩子和家人的亲密关系,又能培养孩子的调查研究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同理心和变量管理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孩子虽然年纪小,却对成人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设计这样的真实任务,孩子可以参与家庭日常生活的整体规划。其实他们特别有动力,向他们学习的能力远远超过多读书。
第三,就是超级平等的态度。
受上一代父母的影响,很多父母在抚养孩子的时候主要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总是对孩子大喊大叫或者压制,只要孩子不听话,就会受到惩罚。
但请注意,每一次你成为赢家,就意味着你个人一次又一次让你的孩子成为输家。失败的后果是什么?要么叛逆,要么盲从。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赢得”孩子,而是“赢得”孩子,让孩子成功,让孩子在成功的过程中理解你,信任你。
所以有一条特别重要,就是让家长少用权力,多用规则。不要压抑,不要喊叫,不要无视,而是用规则。
比如可以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规则,让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参与制定这个规则。
首先是确定每天的使用时间。写在纸上,直接贴在门上。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第二,每隔一段时间,你应该去窗口或向外看,参加户外活动。如果你违反了这两条规定,你就一周不能使用电子产品。
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这个规矩一旦定下,全家人都必须遵守,我也不例外。
以前我没收孩子的平板电脑,另一方面也会告诉孩子:“哦,我要去做生意了,要在电脑前开会。我很忙,而且永远忙。”但是既然制定了这两条规则,我就要遵守,我就要减少我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至于孩子们,首先,他们看到了我们成年人的行为;其次,亲子时间客观上增加了,有更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况且他们本身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当然也很有动力去遵守这些规则。所以很快,这两条规则虽然如此简单,却真正成为了我们的自然习惯,真正改变了我们家庭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第四,就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考试能力。
素质教育我们讲了二三十年了,但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能做的能做到的真的太少了。
如果能按照这种模式去培养孩子,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人生成就,家长和学校,我们才是真的什么都不用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