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影响类化的因素
一、训练情境和试验情境间的类似。
类化的发生,最先完全决定于两个刺激或情境间物理上的相似性,两种刺激情境越相似,则学习的效果,从一种情境类化到另一种情境也越大。学习不只是刺激甲与反应乙的联结,同时也使反应乙与一些类似刺激甲的刺激发生某种关联。
二、训练程度的高低。
三、类化与工作难度。
学习结果是否能类化与前后两次活动的难度有关,在有些情况下,从一容易工作易于类化到一困难工作,可是在某些情况下正好相反。
四、试验情境中的增强作用。
在试验情境中若有增强作用,且次数越多,其类化成功的机率越大。
五、学习者的个别条件。
主要有下列几项:
1,智能。学习者的智能越高,积极的类化越易引起,反之将会受到妨碍。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力越高,越能把握学习情境内所含的一般原理,将其经验予以类化。
2,态度。学习者探索其他问题的本质,若能采用分析,细心,思考的态度,则较容易产生类化。
3,程度。一般而言,最初学习的程度越高,则引起积极类化的机会就越大,反之则低。
第五节误用。
家庭
一,应用在讲话方面。许多语言病理学家认为口吃是在亲子相互作用的情境中,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言语行为过分操心里,习得的反应。就是家长不要太过关心与要求,利用消退原理,否则用正增强。
二,应用在情绪反应。人类一些不良情绪反应是类化的结果。《拒乘电梯》故事中,要采用隔离策略来改善儿童的偏差行为时,必须考虑隔离地点的选定,一般而言2~4岁,使用有靠背的椅子即可,5至12岁使用单独房间较宜,且注意灯光,通风等等。
四、应用在社交技巧。《阿姨,你好!》社交礼仪的表达必须在适当时间,适当对象下表达才算理想。否则不仅不宜,后果不堪设想。
五、应用在环境适应。《临江之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家庭或学校条件与社会脱节差距越大,则儿童长大投入社会后往往产生适应问题。所以,教育者尽可能使控制的教育环境与自然的社会环境一致,或是训练学习者从事刺激辨别作用,也可以改善这种缺失。
学校
一、应用在拒学症上。《拒学症》这个案例教我深刻的看到,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谨言慎行,因为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可塑性非常强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对一个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学校里的儿童,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来确认应该做些什么,以便增进其学习效果。
二、应用在害怕反应。类化不管好坏,既可应用于人类,也可应用于动物。
三、应用在地理学习。《冯京与马凉》在各种学习所归纳的原则并非绝对,不能做过度推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原则的介绍上能够把例外指出,以加深印象,当可减少错误的机率。
四、应用在社交语言。很多不良的刺激来自模仿、认同的结果。(讲脏话是弱者对自己的愤恨。)
五、应用在驾驶学习。许多行为反应是否适宜?要看时间,地点与对象而定。
第六节,有效应用类化的要点
1,目标行为的选择。
2,邢维立华的实施。
3,增强的作用。
(看了杜老师写的,逻辑思维能力好强。遂仿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