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古代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作者: 我是一条猫猫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0:21 被阅读165次
万里岷峨 今夏入蜀所摄

满庭芳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梁启勋说:“余以为若取古人专集,用五色圈点,三年或五年而一易其颜色,用以自课。藉此以自验其学问之进止,思想之变化,则未尝无益。”

这一定是一个好办法,可惜我读书既慢且懒,很多专集能读上一遍已经不错,何况反复去读,还换着颜色圈点。

我在读诗词的时候倒是习惯随手画下喜欢的句子,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二刷东坡词,看到这句“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忽然心头一震,感慨万千。这首词,我第一遍读的时候是没有做任何标志的。

虽然早就知道苏轼是四川人,也知道他漂泊流徙的一生,但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以前,那一切都是只是简单的概念。

寒假读《苏东坡传》,这本书生动有趣,真能得东坡神髓者。书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东坡数遭贬谪浪迹天涯的生活,他随所遇而能乐,固然是超乎常人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很真实的“常人”,于是萍踪浪迹之中的孤寂和思念也分外真实。

我并没有看过更多关于苏东坡的史料,读这本书算是我对东坡生平了解最深的一次。

所以,当我再读东坡词,看到“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这一句时,仿佛看到一个垂垂老矣的诗人在蛮荒之地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乡,却不知身归何处,真是无比辛酸。

当然,那只是我的主观感受,这首词主要部分其实是写东坡在黄州贬所与当地父老相乐的感情。

东坡就是有这样一种把任何日子都过得无比美好的本事。他在黄州时有一则笔记,其中有几句道: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说“何必归乡”,却心心念念着峨眉雪水,何等凄凉。刚要心生同情,就看到后面“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种神句。

每当你想同情他的不幸遭遇时,就会发现,他已经用比你帅气百倍的方法,完成了自我救赎。

相关文章

  • 试题(2)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庭芳①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

  •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满庭芳 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

  • 《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

  •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

  •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

  •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读东坡词,忽尔一首《满庭芳》让眼眶发热。 一般这种情况下,肯定是其中几句触到了心底。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

  • 苏东坡之秋:万里投荒的凄凉

    南康望湖亭苏轼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匡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

  • 朱阑几曲‖满庭芳(归去来兮)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

  • 吾家在何处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但具体又不知该从何下手。时不时家乡的小路,河流,小伙伴就会来我的梦中造访。很想回到梦中的某个...

  • 浣溪沙(春日寄怀)

    万里岷峨雨正多。汝乡浙北日清和。 阳台角落绿箩娑。 俗世听凭书落寞,光阴须用酒消磨。 困人天气又蹉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r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