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话。
毛姆用简练、平静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期间有“我”和斯特里克兰德的交往,也有“我”转达的别人的口述。斯特里克兰德绝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人,他抛妻弃子,不负责任,极端瞧不起女性,鄙视常规生活,穷困潦倒,不通人情,甚至冷漠自私,但是却始终初心不改。
作为一个故事,每个人都可以从故事中的细节或人物,挑选各自的角度进行任一解读。此处浅谈我对本书印象深刻的三个点。
1.矛盾与自洽
弥留人世,创造出巨型壁画之前,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极端矛盾的人。他在四十岁之后突然离家出走,没有任何征兆。从逃到巴黎开始,他就是一个活在矛盾中的人。他一方面希望彻底追求内心的宁静,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和世俗妥协。
所以他一方面非常瞧不起世俗的代表施特略夫,另一方面却又屈从于肉体的欲望引诱了施特略夫的妻子。所以他对一开始受自己妻子的委托而来的“我”冷漠异常,又在五年之后对他非常不屑的“我”表露出某种程度上的热情。
“对于任何一个不屑于理他的人他总是非常亲切,这是斯特里克兰德的一个特点;从我刚才同他打招呼时的冷淡态度,他清楚地知道我对他的看法。”
这种灵与肉、理想和现实、超凡脱俗与肉体凡胎间的矛盾,终于在创作出满屋壁画之后,斯特里克兰德终于彻底和自己和解。
2.飞蛾扑火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一个正常理智人,在四十岁的年纪,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富足的事业,是有多大的可能抛家舍业去追寻心中所谓的“理想”,又有多大可能沿着前半生已经铺垫好的道路走下去呢?
显然,后一个选项是我们当前绝大部分人的选择。别说四十岁,就是十八岁,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因为父母或别人眼中的“不靠谱”,而舍弃了自己曾经天马行空的理想,选择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生活。
但偏偏,斯特里克兰德就在“不惑之年”,毅然决然的如飞蛾扑火般,冲向了梦想。这也许就是天才与凡人之间的不同。当他们内心充斥着这样的一种创作欲望,有一种类似使命感一样的东西在肩上的时候,旁人、世俗的眼光就突然没有了意义,所有的行为便直指心之所向。斯特里克兰德后半生的生活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幸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渣”到底的,但也确实是最为“心”而活的。
3.天性、理想和现实
一个人的梦想会突然到来吗?花一秒钟作出的决定,会抱憾终身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
我们无从探究斯特里克兰德四十岁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也不知道他是否此前就一直有作画家的梦想。或许把斯特里克兰德四十岁以后的行为归咎于此前的“求而不得”,会更让他的行为被世俗所理解,正如毛姆在故事中所假设的种种可能一样。但是毛姆又同时讲述了犹太医生阿伯拉罕的故事。阿伯拉罕放弃了世人眼中成功、富足、光鲜亮丽的生活,选择在一家贫苦地区的公立医院就职。
两个故事,两种人生,却又某种程度上极其相似。两人或许都是在某一个契机,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所在,然后都义无反顾的去追寻了自己理想中的“月亮”,虽然在他人眼里,那个“月亮”或只值“六便士”。
“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可以说,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但是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有什么资格同一位爵士争辩呢?”
“有些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包围在无边无尽的大海中的小岛,我可以住在岛上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树木,我寂静安闲的生活在那里。我想在那样一个地方,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