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惯了人们诉说家庭琐事,看惯了人们被烦恼所困,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很多人虽然不喜欢自己所处的环境,也不喜欢自己所处的状态,但大多时候,只是抱怨一下,舒缓一下内心纠结的心绪,然后日子又是照常,谈话内容照常,生命状态照常,一切依旧,只不过是习惯了而已。
下午的时候,大家在朋友处喝茶聊天,一位多年来的大朋友,因为岁数比我们大,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大家也习惯了称他为“大哥”。大哥讲起他刚才开车回自己小区停车时发生的一件事,那火气在叙述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热浪滚滚。
过程没太听,只是因为他要停车的时候,挡住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过去,他要等车位中的车开走后才能停进去,而骑摩托车的人却按起了嗽叭,催大哥挪一下。就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过程,大哥就骂了对方,对方不说话,就是喇叭催促。
我们跟大哥开玩笑,按你的脾气,得下车揍他啊,大哥嘿嘿地笑着,说:“可不,我都下去了,要拿砖头把他撂那,反正我都五十多了,比你多活二三十年,够本了。”
“要不是你嫂子抱着我,拦着,我就真动手了。”大哥说,“这样的事,年轻的时候干多了!”
我问:“后来怎么弄的?”
大哥说:“我往前挪了一下车,他过去,我就再挪回来的。”
大家就这件事,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一些不太熟悉大哥的人说,看大哥不像这样的脾气啊。大哥说:“年轻的时候,看谁不顺眼,根本不说话,直接就把他放倒了。现在已经会忍了,但今天没忍住。“
我跟大哥比较熟,也经常开玩笑,就跟大哥说:“一般都说,咬人的狗不露齿,你看那汪汪叫得厉害的狗,叫一阵就拉倒了。”大家哈哈大笑了一阵。
大哥年轻气盛的时候,就是打架出了名的,在自己那一片没有人敢惹,可因为打架,伤人,总也不能安定。这上了年纪,脾气也变化了很多,可以那种隐忍,如把皮球压入水中,只要一放手就会反弹得更高。
人的习气,也就是人的习惯,自己是知道好不好的,但是一种惯性的力量使然,很难在遇事的时候有一种警觉,所以,这需要发心来转变,才会有可能实现真正地转变。
在发心改变的过程中一般会有三个阶段,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先知先觉。
只要带着警觉,想要彻底改变自己,就会从不知不觉的状态转为后知后觉,就是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没有发现,事情过后警觉到自己又顺着原来的路线走了,然后,一般只要警觉到,三次之后就会有所突破,直到自己从后知后觉转为先知先觉,就会从一种固有的习惯中跳出来,形成新的生命习惯。
当然,这需要临事时的警觉,也需要真心去实践。
既然知道原有的生命习惯不好,为什么不去尝试着改变呢,只要试着去做,也许就会发现没那么难,而且突破之后的生命带给自己全新的视角,那是一种幸福,是生命的恩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