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看过郭敬明的原著,冲着看上去很高级的宣传片看的《悲伤逆流成河》,然后发现这片子也就宣传片还有点震撼力。
不爱找电影资源的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不流泪情书(vip电影免费高清)
大学一直在用的,安利安利
这是一个讲述青少年如何面对霸凌问题的电影,很焦点的题材,可惜没讲好。
女主家一贫如洗,老妈是个暗门子,男主是高帅聪校草班长,普世暖男,看到这里,我本以为会发展出什么跨越阶层的纯爱,但是并没有。我又想会不会讲贫富冲突?但是也没有。只是想说明女主家很惨,很穷,很无助。
然后忽然杀出一对天赐美颜的双胞胎,家世也是很殷实的样子,俩人的台词和这个色调昏暗的电影格格不入,仿佛偶像剧穿越过来的一对,特别是那个弟弟。
好了,电影开始进入混乱,想讲女主被很冤枉的传染了性病导致被霸凌,但是又要讲男主,女主,双胞胎姐姐和女二的感情故事,然后又想讲女主和双胞胎弟弟的奇遇奇情,然后又穿插女二本身被欺负又化身为欺负别人的人的扭曲故事,想讲的太多,讲得又毫无逻辑,结果讲的乱七八糟。
女主的妈妈是唯一看上去真实一点的角色,当她拉着女主去治病的时候,女主的世界又充满阳光了。原来妈妈一个人的关爱就可以战胜一切问题啊!这么简单?
然后,忽然,女二又被原来学校的同学霸凌了,还被女主碰见,女主此刻已经切换到阳光无所畏惧状态,所以不再怕女二的威胁,反而还威胁她呢!这变化多块,比敲个shift键还快。
女主和双胞胎弟弟开始走近,双胞胎姐姐和男主校草开始走近,然后忽然!双胞胎姐姐挂了!但是双胞胎姐姐的死,到底谁干的?没说。很隐晦的拍了一下女二受审,不明白,她干的?为啥呢?前一个镜头还是女二喊着要女主去死呢?后面干掉了双胞胎姐姐?这是什么脑回路?因为嫉妒双胞胎姐姐和男主校草的亲密关系?前面并没有着重说明啊!
好吧,无所谓了,此片到处是管杀不管埋的故事线,虱子多了不怕痒,爱谁谁。
此处必须提一句,当我看到双胞胎姐姐惊恐奔跑的镜头,差点以为这是个恐怖片。没错,这片子的风格就是在文艺片,恐怖片,青春爱情片之间随意切换着。
电影的高潮大概是双胞胎姐姐挂掉之后,女主又被冤枉是凶手,然后在堤坝上控诉的情节了。
女主手无寸铁,背后也不是万丈深渊,为啥同学老师都傻呆呆的看着没人过去阻拦?
为了听完女主的控诉呗!
女主声泪俱下,说了一堆听上去完全没有力度的话。一个决心要死的人,她这是在用生命在控诉啊!只说到这种程度?这控诉让我有种话剧台词的即视感,充满了浓厚的舞台腔调,不真实,所以不震撼,无法直击任何人的心灵。
如果她真的死了,我会觉得她死的好模糊,控诉都没有个控诉的样子。

虽然没有打动我,但是岸上那些听着她控诉的人们都表现得很惭愧和自责,嗯,一群欺负人欺负成习惯的人,把别人的尊严随便践踏的人,会因为一两句充满文艺腔调的软弱喊话就觉悟了?幡然悔改了?那就不需要少管所了。
女主喊完了就开始漫长的助跑,然后双胞胎弟弟和老师们这才想起来,要救人呀!于是这才跟着跑起来。
大概是生怕大家不明白这片子到底要表达啥,结尾处女主用大段的独白说明了片名的意思以及整个片子的核心思想。
用如此浅而乱的故事,想说明霸凌问题对青少年心灵和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实在是痴心妄想。
如何面对霸凌?面对生活的磨难和不公?难道学女主自杀么?
所以我至今不明白“悲伤逆流成河”这片名的意思,或许是没看原著的关系?
听说原著很黑暗,结局很凄惨,那可能对得起这个名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部电影对不起观众,因为它把一个本应很厚重的问题,讲得浅薄无力,突兀混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