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有一种晚景凄凉,叫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没想到后台评论如潮,似乎大家都有一肚子委屈,父母对儿女有深深的失望,儿女对父母也有诸多不满。
复杂矛盾的家庭关系,面对养老现状的困惑与无力,已经成了很多家庭的痛点。在中国式的三代同堂、养儿防老的幸福后面,掩盖着太多挣扎和无奈。
我们都已伤痕累累,我们早已不堪重负。
我很想知道,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初衷究竟是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当然是因为爱,母性的爱,对家庭的爱,以及人类繁衍的本能。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除了呵呵就只有呵呵了。有时真觉得我们都生活在一片由文学和影视编成的谎言里,事实上,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是因为爱,还有太多的不得已,太多的世俗要求。
一不留神,未婚怀孕,奉子成婚已是正常,现在太多年轻人不孕不育,有些要命的婆家,甚至非要等准儿媳怀孕才同意成婚。
生儿育女绵延后代,仍是一个女性必须承当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不生娃你试试,首当其冲就过不了婆家和父母这一关。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婚姻危机四伏,那么,你就乖乖地生娃吧!
其次,生娃还具有稳定夫妻感情、抵抗小三的功效。如今是小三当道的时代,正室和小三的争斗不亚于电视里的宫斗。
小三可以给劈腿男们带来新鲜、刺激、第二春,但是正室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生娃,而且现在还可以生俩了。
太多花心大萝卜,最终身不由己变成女儿奴、儿子控。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换掉老婆,却不能狠下心来一把推开自己的小公主、小太子,除非他是渣到底的渣男。倘若真是这样,不要也罢。
当然孩子不是万能的,要不然离婚率咋仍这么高呢?但是,没有孩子是万万不能的。家庭如果没有孩子维系稳定,估计离婚率会直接翻倍。
要知道,多少名存实亡的家庭,不过是为了孩子在苦撑。
社会对女性已经宽容很多了,你可以生不出男孩传宗接代,你也可以选择不生二胎,但是,你一定很难有勇气选择丁克。除非你们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除非你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除非你不在意成为孤家寡人。
不是你想不想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而是你必须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
那么,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不对?
我们的老祖宗一直都秉承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可是我很怀疑这一观念的正确性、合理性,总觉得太功利、太反人性。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一方面是出于本能,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私心。为了不被社会另眼相看,为了听命于父母,为了家庭稳定,我们选择了生儿育女,这对孩子已经很不公了。
而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还要赋予他们养老的使命,前提是“我养了你的小,你就得养我的老”,会不会太自私?
当孩子毫无保留地对我们奉上他们纯洁的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爱里有太多要求和目的而感到惭愧?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养育他们,待他们羽翼丰满,再目送他们渐行渐远,这本来就是大自然的繁衍规则。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他们属于整个世界,不能因为我们的存在,让他们无法振翅高飞。
每当看到一些父母为了一己私利,想方设法把儿女留在身边,甚至不惜断送他们的前程和幸福,我就忍不住为这些孩子难过。
过于自私的父母,不配拥有孩子的爱。
养儿真能防老吗?
呵呵,只要你没有和这个社会脱节,只要你的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就会发现,虐母已不是新闻,不啃老就是好孩子。为父母养老的儿女不是没有,但越来越少。
而且常常是,赡养父母的儿女一肚子委屈,被赡养的父母也是牢骚满腹。两代之间的温情,被捆得太紧的义务和责任渐渐磨灭。
养儿不是为了防老,也不能防老。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尽可能给予他们足够的爱,良好的体魄,健康的心态,和自立于社会的能力,然后再把他们送还给社会。
而孩子在成人后,能够及早还父母以自由之身,不再麻烦父母,并且能在父母步入老年后,帮助他们不被变化太快的社会所抛弃,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及时合理的照顾。
所有这一切,既不是出于道义,也不是因为责任,而是源于发自内心的爱,血浓于水的爱。
父母说,我养你的小,却不要你养我的老;儿女说,当你年迈时,我一定会牵着你的手,陪你走完余生。
彼此相爱,却互不打扰;彼此牵挂,却从不要求。情感独立,生活自立,亲近但不被道义金钱绑架,才是最正常最健康也最持久的亲子关系。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隔着千山万水,在养老制度还不完善、社会养老还严重缺失的今天,要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儿女,仍要努力担负起社会未能承担的赡养责任。
父母也曾是儿女,儿女终将成为父母,让我们尽可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的难处,相互之间,多一分包容,少一些怨尤。毕竟,我们都是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基督教认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计算人的恶。
爱是永不停息。
愿父母儿女之间,只有深爱,没有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