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它但手熟尔

作者: 思念_edee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10:55 被阅读343次

卖油翁里这句“无它,但手熟尔”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熟”的哲学。是啊,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悉罢了,做的多了,做的久了,也就熟悉了。我们常说“孰能生巧”、“驾轻就熟”、“瓜熟蒂落”、“熟读深思”、“耳熟能详”。都说明熟悉的重要性。我们自小就听过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熟”,怎么才能熟,唯有坚持。

晚清四杰之一的曾国藩就是把“熟”,发挥到极致的人,曾文正公曾说:“秒也、巧也、成也、皆从极熟之后得之也”。曾国藩小时候天赋就不高,甚至被人耻笑为“愚蠢之辈”。一篇很短的文章,他也要读上几十遍才能背熟,曾经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有一天晚上在家背诵一篇古文,背了很多遍他还是没能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小偷,躲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他睡觉,曾国藩还在背那篇文章。小偷大怒,从屋檐上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曾国藩背诵的那篇文章流利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这件事反应了曾国藩的学习天赋确实不是很高,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日后取得的成就,晚清四杰之一,谥号“文正”,这是古代最高的谥号了。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tí bài,即“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五谷不熟,不如荑稗”,意思是五谷如果不能成熟,还比不上结实的野草,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

曾国藩先生对这句话大加赞赏,并身体力行。他资质平平,没有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超凡记忆,但他坚持一个“熟”字。“一本书未读完,绝不看其他书”,“一句不通,绝不看下句”,一点点吃透,绝不马虎应付,最终学有成就,官至直隶总督。曾国藩先生曾承认自己天资平平,他说“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他没有仲永那般少年天资聪慧,张衡那般过目成诵(《后汉书张衡传》里,有这样描述过:吾虽一览,犹能识之),然而,就是这样的中等之才在践行“熟”后,最终学富五车,官至直隶总督,谥号“文正”。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何不学学曾国藩,去践行“熟”,坚持最好每一件事,读好每一本书,弄懂每一个字,最后烂熟于心。相信他可以,我们也可以。

无它,但手熟尔。只不过是熟悉罢了!

无它但手熟尔

相关文章

  • 无它但手熟尔

    卖油翁里这句“无它,但手熟尔”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熟”的哲学。是啊,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悉罢了,做的多了,做的...

  • 无它,唯手熟尔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每天锻炼,重复练习,最终熟练掌握某项终生受益的技能的经历。比如“学自行车”,“学会自己用筷子”...

  • 无它,唯手熟尔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2020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持续每周的写作,虽然在不断的学...

  • 无它,唯手熟尔!

    对于写作,最近看了不少书也领悟了不少的道理。写作就是一种技能,要想完全掌握这种技能,除了要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

  • 无它,唯手熟尔

    下雨在家呆了一天,一点没闲着。 上午的视频剪辑课还是很有挑战性,好在能把心稳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去上手操作。 学习一...

  • 但手熟尔

    有了昨天的实战经验,今天上午的整套流程竟缩短了2个小时。上午十点半,就已经烤完面包,拍完照,修完图,发完圈了。 看...

  • 无他,但手熟尔

    有些动作技巧真就熟能生巧。需要肌肉的记忆,需要大脑的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射。这段时间在学习游泳,从不会到能游到不费力的...

  • “但手熟尔”等等

    1)9大于180 我就诊要去的YX,距丰台路口2.6公里,在北大地附近。从丰台路口驱车前往YX约9分钟。 搭朋友车...

  • 无他,但手熟尔

    昨夜凌晨迟迟睡不着,抽了根烟,想了想今天发生的事情,由于快到期末,大家都忙于复习,我也不过如此,做了几套矩阵论期末...

  • 无他,但手熟尔

    周末下午,开车去图书馆还书,路上听着高德地图温柔且清晰的提醒,“前方通过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左拐”,“即将左拐”……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它但手熟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my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