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妙的轮回。刚好又是新番。
徐总说,21天,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而在此之前,徐总可是意见领袖,人称徐校长。
凌晨5点,他独自一人上了天台。单元门封锁,电梯关闭,但通往楼顶的楼梯是畅通的。当他站在楼顶,很想往下跳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已经抑郁了。那是新十条发布前的最后封锁,但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以为遥遥无期,他很想跳下去。
按捺住想跳的冲动,他立刻下楼回家,托人买百忧解,开了全平台所有的视频会员: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爱奇艺,开始每天抄写波罗波罗密。
我太懂了,我也是在意识到自己可能要抑郁的时候,开始抄写、朗读、解读道德经。正好三遍,陪我硬生生扛了过来。
而现在,已是真的喜欢。可能再来一遍我也会开始金刚经,庄子,易经吧。
行为上很好判断,思想上却是刹那间。对自己严苛要求的徐总一改终身工作的劲头,晚节不保的开始了新的人生观:看书?没用的,看书越多越焦虑,因为你会懂得背后的背后的逻辑,看透眼前也看到可怕的未来。人生?享受当下就好,何必对虚无缥缈的未来焦虑忧心。未来?未来是个谜团。
对徐总的选择我没有发言权,但回顾自己的这三年,我会非常开心。尽管依然是一地鸡毛,尽管未来始终是个谜团,而且三年经验值的累积也并没有让我面对今天的难题更从容一点。始终是个没准备好的菜鸟,始终战战兢兢。
但我依然是喜欢的。所谓现在的生活是三年前的选择,我的生活就是我的主动,清醒,遵从内心的选择。好还是不好,都是我应得的,亦没有任何遗憾。
回到原点,一个新的轮回,更加理解这个开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硬币的正反两面,有,意味着立刻一无所有,无,也是有的开始。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解】
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能够用文字表白的概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的概念。不能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是混沌宇宙的本源。已经用言语表明了的概念,是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以,常保持虚无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虚无和实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它们都称得上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便是产生宇宙间一切奥妙的门户。
“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天地间任何事物产生时都是不确定的,也不能用语言来述说其状态,这就是整个混沌的宇宙的源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根源,这部分能用言语表明的概念,称之为孕育的母体。
因此,保持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其实,“虚无”和“实有”出于同一个“道”,只不过是“道”不同的一面。“虚无”和“实有”两者组合在一起,会有无数种玄妙的可能(不确定的组合,如上有下无,内有外无等)。这些无法确定的组合甚至更玄妙的东西正是“道”,换句话说,“有”和“无”就像是支撑起“道”的“众妙之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