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大学的历史画卷里,1958年到1965年这一段,毫无疑问是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如今的人们,当你站在学校的过街天桥向北一望,在琼楼玉宇之间,当你看到最宏伟的那一座时,你一定会发出由衷的赞叹。那就是在西安公路学院一成立时,程飞白那一代领导人最先考虑和解决的最大问题最大事情。就是在学校刚刚成立的1958那一年,他们就当机立断决定立马开始在现在南校园的正北面偏东重新选校址建设新校园。这个新校园,就是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大学部”、“校本部”或者叫 “南校区北院”的这个校园。这里原来是属于永宁人民公社所有,学校与永宁人民公社下属的五个生产大队签订协议,征得土地800亩,就是在这里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重新开拓和耕耘。新校园东起雁塔路,西至文艺路,北到建设路,南邻二环路(当年叫卫四街),形成了一个中规中矩像古长安城一样的校园形状。尽管后来因为自然灾害,退还回生产大队200亩,加上周围单位的不断蚕食,剩下的校园面积,在西安当时同档次的大学中,也依然处于比较大位置上。最早建设起来的这座教学主楼和后面的两座学生宿舍楼,如果你细细品味,就一定能发现,它们的外形你看多么像解放牌汽车的样子,就是因为设计风格独特,当年还获得过全国建筑设计一等奖。那个时候在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盖起了这座教学主楼和后面的两座学生宿舍楼,以及学生食堂。1960年7月,我所在的解放军班,因为要进行军事训练,提前到校报到,就安排住在这座新教学主楼四层南面最西边的那间教室里。那年秋季开学时,大学本科的58级、59级 ,以及新入学的60级,也就都同时一起住了进来。又经过以后几年填平补齐和绿化美化,一座新格崭崭的新型大学校园,就傲然屹立在了西安这片古长安的土地上了。如今这里梧桐挺拔,樱花芬芳,桂花飘香,白天林荫如毯,晚上灯光灿烂,在长安大学诸多校园里依然处于中枢地位。而这座壮美大气文化含量极高的教学主楼,经过风风雨雨的洗礼和磨练,也早已成为海内外千千万万长安大学校友和学子们朝拜的圣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