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城浮尘 王福强的小院 昨天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空心病”。
是说很多孩子虽然智力和能力都特别突出,却感觉很无力,对人生非常迷茫,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的还表现得抑郁并有强烈的自伤或自杀意念。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内心很痛苦。
我跟很多家长交流起这种现象,大多数人表示无法理解、无法接受。在大家的认识中,这些孩子能够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进入名牌大学读书,一定是非常自律和有责任感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些学生有相当的一部分在初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空心”了。只是那时候还有考大学这样一个硬性的目标立在那里,而一旦上了大学或者要面临进入社会的时候就开始无所适从了。有一个妈妈向我求助,说自己的儿子让她很抓狂,我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内心感觉非常空虚,在学校读书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很厌学,但你问他想做什么,他也不知道,问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设想,也是一脸迷茫。
2017年11月12日,在湖南沅(元)江三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悲剧,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行凶者是谁呢?是鲍方所带的实验班的学生,16岁的罗军,罗军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好学生,因为他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鲍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平时和蔼可亲,被孩子们称为“鲍爹”。
而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更让人不可思议,放假了,鲍老师临时安排全班同学看一部励志电影,并让大家写观后感,而罗军不愿意,提出反对意见,两个人就此发生争执。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起因,导致了这样的惨剧。一个可以捅自己老师26刀的人,一个可以捅自己同班同学老爸26刀的人,多么残酷,多么冷漠?成绩再优秀,又能如何?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这句话是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的。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我们去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骗子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真正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去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家长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场,也是培育一个孩子生命状态原生的“土壤”。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富有良好能量的生活环境,才会培养出来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有人生价值的人。我们真的应该意识到,成绩并不是孩子的全部,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根据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心在上海少年管教所调查发现,由于家庭因素走上犯罪的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48%!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中有80%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关。另一方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有70%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合格。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吃穿和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人格培养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引导,忽视了教孩子“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一个健全的人”。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呢?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守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
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方面,很多父母都做的非常不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认为“棒子底下出孝子”,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权威。
有一次几家朋友聚会,好久不见,桌上大家自然提到了孩子的事,其中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初中,因贪玩上网,学习成绩一直很不理想,没想到这个朋友当着大家的面,不停地数落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只见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菜也没吃几口,透过灯光,我看见孩子两眼擎着的泪水就要流下来了,我急忙插话,跟孩子说,“孩子,我怎么听说你霹雳舞跳得不错,是你们学校舞蹈社团的负责人,是不是每年学校的文艺汇演你都是台柱子啊?”孩子顿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连忙点头回答“是的”。随后他主动跟我谈论了一些关于学习舞蹈的情况。
每个孩子自懂事起都是有自尊心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身为父母,怎么忍心将儿子的自尊,在外人面前“撕扯”的支离破碎啊?事后,我偷偷跟这个孩子的妈妈交换意见,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家长的身边,有一个奇怪的物种,叫“别人家的孩子”,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父母,在熟人面前一个劲地抱怨孩子这不好那不行,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跟其他一些优秀的孩子比来比去,完全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也有独特之处,也有其他孩子无法比拟的地方。
莎士比亚曾说:“没有自尊的人,即近于自卑。”一个没有被尊重的人,很难有自尊,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自我尊重的黄金阶段,而父母的尊重是孩子自尊心的重要保证。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身为父母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孩子的优缺点,然后支持鼓励孩子将优点发扬光大,指导孩子将缺点逐渐缩小。这个过程便是守护孩子自尊的过程。守护孩子的自尊,便可以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失偏颇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长此以往,可以促使孩子形成健全而完美的人格,同步提高孩子的情商指数。
第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热爱生活
好奇心有多重要?
大家都知道,因为好奇,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就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天上飞呢?后来,这个问题也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00多年前,有一个人,他在实验室里用一个铁桶煮水,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当水开了的时候,这个铁桶里的水位就上升很多。为什么当水凉了的时候,这个水位就下降很多。他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由此发明了体温计。这位先生的名字叫伽利略。
吴小莉,是凤凰卫视的主持人,也是我最喜欢的主持人之一,她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她的家庭,其实她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她很庆幸自己的母亲有一颗好奇心,培养了她热爱生活的激情。
她说,母亲为了看台风长什么样子,会拉着姐妹几人到阳台看,即使风吹雨打,也希望带孩子们目睹台风真实的样子。
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建筑的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不如让写作者去菜市场里弄脏自己的裤脚。
一切真理都在生活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真的很重要,也很简单,简单到可以从身边做起。
第三,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安全感能为人生“保驾护航”
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如果想让你孩子真正幸福,让他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各位家长,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我们去观察很多出现各种各样人格问题的成年人,你会发现,往往有一个原因存在,就是他们在童年时缺乏安全感。
怎么给孩子创造安全感呢?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请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你的伴侣吵闹。请千万不要问他,如果我跟爸爸(妈妈)离婚了,你想跟谁过?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大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恩爱,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才是阳光品质形成的乐土。
2、请不要对他动不动就大声斥责,不要不假思索地就去打骂孩子。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有感觉和感情,他不是木偶。不要让他在梦里都充满了恐惧和忧愁。
3、请不要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发泄到孩子身上。宽松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更容易懂得感恩,他的天真给你带来的快乐会抚平你作为成人的辛酸。
4、请不要限制了孩子沟通的欲望,让孩子学会和别人沟通来快乐成长。不要让他封闭了自己,躲在自卑和自闭的矮墙边默默流泪。请不要让他习惯孤独。请带他到人群中,跟大家一起活动,一起玩耍,让他学会与人相处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
5、请学会欣赏孩子,请学会给孩子最大的疼爱——灵魂平等地与孩子对话。不要让他觉得你是狱警,他是囚犯,请让他觉得父母首先是他最信任的朋友。
6、请关注孩子的破坏性情绪。有研究指出,“关心他人的能力会被愤怒、羞耻、嫉妒或其他负面情绪所淹没。”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并处理这些情绪,然后引导他们安全的解决冲突,才能持续的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关爱能力的人。同样重要的是,出于爱和安全的考虑,父母要帮助孩子设立清晰而合理的界限。
你做的这一切,都会让孩子给自己的童年描绘一幅画面,然后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成为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潜在信号,或好或坏都影响他的一生。而这幅画面的基调是你不经意间替他完成了。即使我们不是教育的高手,但至少请你为了孩子真正的快乐来思考一下,请在他童年时给他最需要的礼物——安全感。
第四,给孩子完整的知识结构,丰盈的内心让人生幸福。
简单讲,完整的知识结构就是,在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的领域涉足,可以不精,但一定要参与其中。学习科学,并不是人人都要当科学家,而是避免愚昧的绑架和恐慌。比如说,某某养生专家说什么东西不能吃了,一听就害怕;有的人甚至去超市看一个食品说明书都看不懂,就在微信上瞎传谣言。
体育也是一门跨界的语言。学习体育,不一定是为了做运动员。因为踢足球的规则和打篮球的规则走到哪个国家都一样的。一个孩子,你害怕他出去不融入吗?没朋友吗?只要他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他走到哪里都是有朋友的。一个世界杯,把让多少人有了共同语言?而且一个人身体都很健康了,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他心里变的有趣味,好的心情会打败一切不好的事情。
学一门艺术,不是让我们成为一个艺术的表演者,不是把艺术当作炫耀的孔雀羽毛,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将来在失恋的时候、失业的时候、有挫折感的时候、在爸爸妈妈不能陪伴他们的时候,他们起码还能写写字、画画画、弹弹琴。也就是说艺术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是他对于世界的一种表达。
鼓励孩子踏入科学、体育、艺术的大门,这一切,跟孩子能不能考级是无关的,这是一辈子可以自我平衡的一种能力。这样的孩子,到任何时候内心都是丰满自足的,而这种丰满自足不仅仅来源于外界,也来自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