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说大学是青春最后的疯狂乐园。我同意。
毕竟在我所接触的大学生活里,真的没有太多的压力与理想碰撞论。每个上大学的人,几乎满怀热血地要来这片热土疯狂一番,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否则这一辈子,过得太压抑了。
初入大学伊始,每个人都想着一定要谈一次疯狂的恋爱,逃厌倦的课,染喜欢的发色,穿最潮流的衣服,做最酷的崽,
放肆的感觉真好。在各种大考小考中披荆斩棘而出,不管我上了什么大学,我都觉得自己像一只从笼子里脱身而出的小兽。
于我而言,大学里最酷的事情,创业。我第一次踏进大学的时候,是清清楚楚感受到自己的那股欲望。我跟自己说,给我四年时间,我一定要打造一个自己的金库。
假若说小学想开一间连锁超市是逞一时之贪,初中想开一家面包店是图一时之兴,高中呢,想开咖啡馆,谈所谓的人生理想平淡如水。而现今,脑子里带有一些许的狂妄,进大学,创业,逆袭,给自己标签上草根英雄,人生过得声色俱厉,这样才叫给青春的尾巴挂上完满句号。
02
我认识的第一位创业学长,读计算机专业,在学校租了一个小小的铺,专职修理回收电脑和手机。赚取学生钱,要么人情味要足,不嫌麻烦;要么口碑要好,靠实力说话。
学长刚毕业,能力自然无法与大神相比,但他通过认识学校的高干层从而获得人脉。免费抢课,年内保修,时刻追踪热点蹭热度,一年下来,铁饭碗算是保住了。
那我能做什么呢?
他建议我开淘宝店。
可是我审美不好!我连自己的着装都没有弄懂,走时尚风吗?不行!
那开个美甲店,或者精品店吧,火锅店吃香,或者画廊,旧书店,咖啡馆也行的……
兜兜转转下来,我意识到自己身无分文。
我问父母,他们说,这种小店,真的没有太多利益可赚取,创业嘛,在街边摆个小摊卖个烧饼,那也是创业。你读大学,要以将来赚大钱,进国企,买个小房子为目标。
所以钱不能给你。
我问舍友,几乎所有的答案可以归为老师、公务员、考研或者毕业打工。
在这样的一个大学,似乎谈论创业,真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他们很直白的告诉你,第一,你没有资本;第二,你没有人脉;第三,你永远对付不了老司机。
年轻气盛没什么不好,假如有机会我还是选择莽莽撞撞去冲刺一下这条路。
那天晚上,我揣着兜里的借来的钱,畏畏缩缩地看了临近学校的一家店铺,不大,油漆味儿还稍有留存,邻边是小吃街和大大小小的商店。
我打算开一家小型的环保饰品店。
很不巧,那一天没有下手。
我意识到假若我一头陷进去,将来只有两个局面,要么赔本,我最后要付出惨痛代价;要么做个跟街边吆喝无异的老板娘。
我渴望环保理念在以后的生活里被人们认知强化,我甚至看到自己像得到了奖状一般地喜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所谓创意。
但那一天谁也没有劝我,我只是觉得害怕,觉得身后空无一人。
然后笑着道别,回去学校睡上一觉,骂一声该死的理想,笑着自己的懦弱。
图片源自jud03
人们问我,创业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说,像春天吧,生机勃勃,充满傲气,肆意且无畏生长。
我羡慕那些真的说创业就打出一股鸡血去走到底的人。因为他们真的有强大的心脏。不管是否成功,都像英雄一般,好像尽管失败了还可以像倒掉的泥土一样重头再来。
他们像春天的破竹,野蛮而倔强。
而我,像落叶。
如今假若你们还问我大学毕业后想做什么。
考公务员吧。我说。
当初说好怎么都不会走这条路,最后败给了勇气。
像我这样胆子小的人,走这样的路兴许也挺好的吧。
不想创业的大学生像落叶,但是你不能否定,它曾历经春天的洗礼,和夏日的葱郁呢!
落叶也可以重生的,我跟自己说。
假如当初,我开了一家环保饰品店,我的人生会开挂吗?
文/本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