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重我们的“仪式”感

作者: 刘嘉琪 | 来源:发表于2022-02-01 20:33 被阅读0次

              文/刘嘉琪

    依旧是睡到自然醒。

    9点的生物钟卓然而起。

    虽然,

    今天是大年初一,

    但好像又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每个家庭对于“新年”的概念与仪式是不同的。

    在以往的23年里,每到十二月二十号以后,我们家开始动起来。

    爸爸开始大面积去要账,因为一年的“收成”在这短短的十天里要结尾;

    妈妈则是驻店,准备“迎接”来还账的顾客;

    爷爷开始一趟一趟的老家商店来回跑,购买过年的东西;

    奶奶就开始对家里的东西大扫除;

    而我就开始清除家里的锅碗瓢盆,因为爷爷奶奶一年四季基本都不在老家,老家基本没有人,而我们一年基本只在过年的时候家里开始有陆续有人。

    二五、二六奶奶要蒸包子、豆包、枣花,奶奶是一个特别注重仪式感的人。一个过年,要蒸十几二十多锅的馍,因为人太多了。

    二七、二八要开始炸鸡鸭鱼肉,有时是爸爸炸,有时是叔叔炸,炸的东西都是论“缸”来盛放;

    二九基本俩个叔叔就会回来,家里的人瞬间多了起来;

    爷爷在二九也开始贴门画;有时是高个的叔叔,有时是“小小”的弟弟开始动工,一群麻溜的人和“磨蹭”的爷爷搭班,可见效率该是什么样?

    三十的中午,奶奶的桌面开始摆放“大碗”,肉、糖、枣花、水果……各式各样的贡碗,开始了烟雾缭绕的上香,闻了二十几年的味道,突然觉得那种味道深入骨髓。

    三十的中午,之前没有“团圆饭”,都是在晚上,但是好几次婶婶说团圆饭不应该在中午嘛?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习俗,我们所有人都尊重习俗,所以我们从中午就开始大桌。

    这个时候,我们家是13口人,爷爷奶奶,我们一家四口,二叔一家三口,三叔一家四口,我们围在大桌前吃饭。

    因为我们都没有在老家,所以老家也未翻修,还是二十年前的老房子,两张80的桌子拼在一块,一大桌子围在一起,吃的不亦乐乎。

    三十的中午会包饺子的都开始动工起来,有的外出串门,毕竟那么多年都不常在家,人情世故还是要走的。

    三十的晚上又是一大桌子团圆饭,十三口人围在一起还是很热闹的,吃过晚饭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庙前拜拜。

    奶奶准备好贡品,爸爸叔叔拿着烟花鞭炮,我们一群孩子跟在妈妈们的后边,开始去礼佛。

    在庙前都是很有仪式感,很有虔诚之心,对庙前的神仙拜一拜,许许愿望。

    每一年都是三十的最有仪式感的一幕。

    拜过之后我们就去通知爸爸们,香已经点燃,请你们放鞭炮让神仙听见我们的愿望已许诺。

    之后沿着大街从东头走到街中间,边走边赏烟花。

    正好,回到家,爷爷把厨房收拾好了,我们坐在客厅开始看春晚,这天晚上没有一个人去抢遥控器,因为每一个台都是一样的。

    有时熬夜,有时早早睡着,但是不变的是12点之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

    初一的一大早,我们一家四口先回老家,走到家门口,已经陆陆续续给爷爷奶奶拜过年,我们就赶快吆喝这二叔三叔,我们11口就踏上了拜年之路。

    别人家都是三五个,而我们是成群,爸爸兄弟三个很是团结,过年都是一起去拜年。

    回家的时候我们满满的一口袋糖果、核桃、果冻……各式各样的零食。

    之后吃过早饭,在院子里开始了各种“拜年”,爷爷奶奶的哥哥姐姐们,尤其是爷爷的三姐,远在内蒙,三姑奶也是很顾家的人,每个侄子都有问候一遍才可以。

    早晨的电话可以持续一个小时。

    接着电话还没挂,爷爷的外甥、外甥女就开始提着礼物来看舅舅了,在屋里盘天说地,热闹一片。

    初二的早上,爸爸一早上可以走56家亲戚,都知道爸爸的脾气,在各自家待几分钟就行,从来不吃饭,从来不带小孩儿……

    等我们收拾好,我们出发去我姥姥家,在去姥姥家之前,我们还得一起去爸爸的两个舅舅家,然后妈妈的姑姑家,最后到底姥姥家,爸爸还得提着礼物去爸爸的大姑家,最后所有的亲戚都走完了,我们落到姥姥家吃饭。

    吃过饭,我们停不了多长时间“姥姥姥爷就开始撵我们。”因为姑姑一家已经在奶奶家。

    我们回到奶奶家,这个时候,我们一家17口人全部团聚,年年不差人。

    岁岁重样儿,重合的是亲情,重合的是热闹,重合的感情。

    2019年拍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注重我们的“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fl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