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则报道,说自今年1月1日实行“离婚冷静期”以来,今年上半年,全国的离婚率下降近五成。
在此之前,针对逐年上涨的离婚率,有关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
据统计,因“感情不和”离婚的占总体的77.51%。“感情不和”里面,“生活琐事”占六成以上。
为什么生活琐事会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呢?为什么“冷静”之后,又不离了呢?
有专家分析称,所谓的“生活琐事”,其实就是一方对另一方有要求、有期待。
当对方没有达到预期,并在一次次累积后,便由最初的失望转为愤怒,进而发展到忍无可忍导致离婚。
期待是由个人内心发出,希望别人应该做某事或采取某种态度的主观愿望。
因为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而埋怨、指责对方,这对对方是不公平的——对方无法完全知道你的期待。
所以说,在亲密关系中,要想长久幸福,只要这一招就够了——减少期待。
1、期待,是怀着美好的愿望破坏亲密关系
我们内心的期待,往往是美好的,如果对方能向我们期待的那样,那将是非常温馨浪漫的,但如果对方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那么结局很可能是悲惨的。
期待的程度越高,失望的落差就越大,对另一方的不满情绪就会越强烈。
电影《前任3》中,男主和女主本来没有多大问题,双方甚至连为什么吵架都想不起来,但就是因为双方在心里都对对方有期待,以为自己这样做了,对方就一定会那样做。
电影前任3当女主负气搬出去之后,女主以为男主会向以前一样,闹一闹就会向她道歉,接她回去。
结果,一对原本深爱着的伴侣就这样走向陌路!
电影前任3一个朋友曾跟我吐槽:在他们结婚纪念日那天,她买好了鲜花、红酒,又把家里用彩灯和气球布置了一番,做了几个小菜,调暗了灯光。
她以为,老公今天回来一定会带礼物给她,因为她已经暗示过了。
她怀着美好的期待,等着老公回来一起过一个温馨浪漫的今晚!
夜半,老公回来了,两手空空,扫视了一眼家里说:发神经了?搞成这样?
一朵灿烂的、期待阳光抚慰的花朵被浇上一盆冷水。
朋友顿时冒火:你为什么回来这么晚?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不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吗?……
看着她发火的样子,丈夫也烦:什么日子?你说什么了?什么时候说的?莫明其妙!——嘭!摔门进入书房不再出来。
就这样,她精心准备的美好变成了他眼中的发神经;她因失望而表现的暴躁在他看来就是无理取闹。
如果她事先不报有这么强烈的美好愿望,也没有希望他买礼物,只是和往常一样等他回来。
然后告诉他: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们要不要出去庆祝一下?
或许,结局会更好。
期待,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两个人的距离,直到分离。
2、觉察自己,减少期待,是爱自己、爱他人的开始
越是亲密,我们越喜欢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然后幻想着接下来令人愉悦的场景。女人尤其如此。
看过一则小视频,精妙准确的展现了女人与男人的思维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女人希望凡事不需要说出口,我想到了,你也应该能想到。那样才够浪漫、才能表示你真的懂我、才能证明我们心有灵犀。
男人的思维却是相反的,他们认为有要求就要讲出来,而且要说明白——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在男人看来,“我不说、你来猜”这种事可不是浪漫,而是不可思意、行不通的。
当然,男人同样也对女人有期待,只是内容、表达方式不同。
无论是谁,只要对他人有期待,其实就是把自己获得幸福快乐的权力放在他人身上,同时失去了让自己幸福快乐的主动权。
因为TA再怎么爱你,终究你们还是两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秉性,TA不可能事事都与你想的一样,自然不可能满足你所有的期待。
减少期待,把自己的需求由向外索求转向内部,面向自己。
分析这个期待的性质,它是只能由对方来完成吗?能不能自己去实现?如果自己实现会怎样?
或者能不能换一种形式向对方表达?而不是仅仅把它放在自己的内心,然后期待对方能主动实现。
8月14号是七夕,刚好是周六。
本来那几天因为一些琐事,我与爱人有点不愉快。
晚上,他说要我陪他去取一个快递。
我立刻想到:让我陪着取快递,难道是给我买的礼物?
随即,我马上告诉自己:不要有期待,免得失望。——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不大可能想到这个节日。
果然,取来的是他为自己买的一顶帽子。
内心深处有点小失望、隐隐的。
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刚刚有期待了,不够强烈是因为我及时把它压下去了。
我庆幸自己及时觉察到了念头的升起,并进行了制止。
我想我因此避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避免了一次在他看来莫明其妙的发火。
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的期待、愿望悄悄升起时,我们自己并不知道。
我们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是因为预先有期待的结果。
你的生日,你期待爱人回来会有礼物,看到他两手空空时,你生气的说:进门不知道把鞋放好吗?一点好习惯都没有!
你累了一天,回到家瘫坐在沙发上,看着对方,想着TA一定会给我送杯水,过来安慰自己。结果对方头也不抬的刷手机,你便不自觉的说:小点儿声!天天看这种无脑的视频,还那么大声,烦死了!
提高对自己念头的觉察意识,当期待之心升起时,能够及时看见,并告诉自己:我又有期待了,不要!不要期待!为了避免我的不快,也为了避免我对TA产生不满情绪,放下期待!
3、放下期待,TA就会给你带来惊喜
当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当下的现实中,对身边的人没有要求时,他们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忽然某一天,你的爱人送你一个礼物,可能是你之前看上的一件衣服、首饰或者小饰品,也可能是保健品,又或者一次旅行?真是出忽意料的惊喜,是不是?
有年冬天,忽然有一天爱人送我一件可以充电的羽绒披肩,说让我上班的时候穿,免得肩冷。
当时并不是什么节日纪念日,我也没说过办公室冷。
其实我不太需要这个东西,但我还是特别高兴。因为我感受到的是他对我的关心!
还有一次,突然给我买了两罐野生黑枸杞,让我泡茶喝,说可以补精气。
我当时就觉得他心里有我、爱我,才会这么贴心,心里暖暖的。
诚然,这两次的东西都谈不上贵重,却让我感觉非常幸福!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当时对他没有任何期待,所以他的礼物就成了意外的惊喜。让我感受到他的体贴和爱。
相反,我主动要求的、贵重的礼物,收到时却没那么高兴。
在我看来,那是我要求的,不是他主动给的,就不能代表他心里想着我,充其量是听话罢了。
所以说,收到礼物的心情原于你对这份礼物的心里预期,与礼物的价值无关。
期待的结果,可能是欣喜,也可能是失望。
与其让自己的情绪受制于外,不如放下期待,自己作自己情绪的主。
佛说: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期待,就是我们内心对他人的执念。
著名情感作家张德芬在她的新作《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中写到:“在亲密关系中,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期待铺成的。期待,就是希望对方能够满足我们儿时从父母那里没能得到的那种关爱、关注、贴心等等。在亲密关系里,抱有这种念头对对方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从小缺乏这些,就要对方来弥补——如果带着这种期待走进亲密关系,那是注定要走入岔路的。”
其实,不仅仅是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与身边的任何人相处,都应该放下期待。
放下对子女的期待,你就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投射到他们身上。他们才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拥有他们自己的人生。
放下对父母的期待,你就不会对他们有过多索求。他们才能过得怡然自得,安享天伦。
放下对朋友的期待,你就不会对他们有抱怨。你们才会开心、愉快的相处。
放下对自己的期待,坦然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越是期待,越容易失望;越是执着,越容易受伤。
唯有放下,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期待和执着,坦然作自己,才是自己的人生。
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