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一百三十天
今天继续聊一聊股份有限责任制,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逐渐流行起两种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的治理文化,一种叫股东文化,另外一种叫利益相关者文化。
股东文化的意思,就是管理层只向股东的利益负责,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股东的利益,他们唯一考虑的,就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替股东多挣钱。
而利益相关者文化,指的是经营管理团队,不仅要向股东负责,还要向利益相关者负责,所谓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的员工、员工家属、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消费者等等,经营者不仅要向股东负责,还要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这两种文化,都有它的市场,在美国,基本奉行的都是股东文化,而在欧洲和日本,则是以利益相关者文化为主导。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因为在欧洲,社会福利很高,这就要求企业要给予利益相关者更多的福利,包括日本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其流行的终身雇佣制,都是最大程度地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福利。但是,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股东的利益,所以在欧洲或者日本,大部分公司的股东构成都比较单一,经常是由家族、大财团、甚至银行基金会所控股。
而在美国,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对社会福利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企业也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他们只为股东的利益考虑,所以美国的很多公司,都是由大量的中小股东组成。
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其实从公司的情况,以及员工处理事情的态度上,都可以看出来。
我过去做外贸的时候,接触过大量的欧美客人,对此深有体会。
欧洲的客户,基本是准点上下班,每年至少一个月的暑假,圣诞节也基本放假两周以上,在他们放假期间,除非有天大的事情,不然是找不到他们人的。
而美国的客户完全不一样,暑假最多休息一周,圣诞节就休息两天,平时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概念,我有一个客人很夸张,几乎任何时间可以收到她的邮件,要知道,我们和美国平均有12个小时的时差!而我经常是从早上开始,一直和她邮件联系到下午,然后晚上10点多的时候,邮件又来了,感觉都不用睡觉的~~
欧洲的公司,分层很明显,一部分是小作坊式的中间商、家族企业,他们帮忙大超市进行采购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大公司、大超市直接进行采购了,例如宜家这类公司,而宜家是欧洲最典型的代表,它没有上市,属于家族企业,而创始人将公司托管给一个基金会来运作,他们最大程度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福利。
美国的公司则不同,几乎看不到那些家族作坊式的企业,在美国,只有大公司、大品牌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立足,而这些公司,基本都有很多股东,因为他们只为股东的利益考虑,所以中小投资者的热情就会很高。
从目前这么多年美国经济的发展来看,股东文化有一定的优势,这类企业更注重盈利能力,对股东负责,所以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经营,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更为活跃。
但同时,这种文化也导致美国的贫富差距非常严重,最终哪种文化能长期持续下去,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