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斗汉是广东一个小民,他的饭量很大,每顿要吃三斗饭才会吃饱,所以人们称之为“三斗汉”。他身高有一丈,腰围也很粗,一个人张开双臂也抱不住,面庞漆黑,经常在市场上乞讨,讨到的食物也总是不够吃。
有一天,他到了惠州,在提督军门外游戏,双手拿起门前的石狮子就走,提督召唤他回来,就仍然拿着石狮子回来了,提督让五头牛拉一根大木头在前面,三斗汉在后面拽着,然后用鞭子打牛,牛就奋力向前跑,但一点也不能移动。
提督对他有如此大力感到太惊奇了。赏给他一些马粮,而且让他入伍当骑兵学武。三斗汉跪着求提督:“我吃饭能吃三斗,希望能把粮食翻倍。”提督答应了,三斗汉在部队里习武数年,但一点都没有进步,骑马总是掉下来,射箭也射不中。于是改为步兵,郁郁不得志就离开了。
后三斗汉游走于潮州,正好潮州的东门在修湘子桥,桥梁用的石头有三丈长,宽厚有一尺五,工地上一群工人构建天架,数十人也抬不动。三斗汉在旁边笑着说,累得满面通红,汗流浃背,还抬不起一块石头。大家对他的狂妄很是生气,就说,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来试试。于是他登上架子独自把石头拿上去了,大家太惊奇了。
桥洞有数百个,辛卯年塌掉了三个,郡丞范公捐献俸禄进行修缮,看到这个人如此力大无穷,能独自搬动巨石,既能节省工时钱又省时间,就让他把其他的石头都运到合适的地方,赏给他钱数十千。不到一个月,钱吃饭都用完了,他也离开了此地,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有的人说他饿死在澄江了。
译自《子不语》卷四 三斗汉
木兰秋菊简评:
如此奇人竟饿死,真是让人无限感叹。让人不由想到,如果他生活在现在,奥运会上一定会一展风采,举重,铅球等体育项目的冠军恐怕非他莫属了。
只能感叹他生不逢时,感叹他没有遇到伯乐,没有遇到真正懂他的人。虽然督军也曾招他入伍,但并没为给他适合的位置,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世间不是也有很多像三斗汉一样才不得用,郁郁不得志的人吗?
郡丞范公给他提供修石桥的机会,正展示出他的力气在合适的时候是会有大用的,甚至可以以一敌十的。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而范公之所以用他,也不过是为了“费省工速”,既能节省费用,又能赶工时,一切不过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对三斗汉的临时利用,用毕即弃。
督军看到了他的才能,但却不知用在何处,没能为三斗汉才能的真正发挥提供合适的舞台。郡丞看见了他的才能,只为自己临时所用,对他并没有丝毫的欣赏,也从未从为他的将来有任何的考虑。
而三斗汉不管生活遇到怎样的艰难,自始至终都是一条老老实实的好汉,没有用自己的特殊才能去做不规矩的事,既不借自己神力欺负人,也不偷不抢。
可惜就是这样的一条好汉竟被活活饿死,真是可悲可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