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如果要用一句话给领导力下定义的话,那领导力就是能够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的能力。”这是什么能力,这是战略引领力。
当领导的一定要有一种本事,为你的组织灌输一种宏大感。你得让你的下属干活干得很有意义,不能让他觉得渺小,赋予工作一种意义,这是领导很重要的责任。
我哥哥有个小孩,高考填报志愿,他要选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就是聋哑教育,他爸妈都不同意,要我给做做工作,我问侄子怎么回事,他说小叔,您不知道,残疾人是为了我们不痛苦才忍受痛苦的,人类的残疾人是有比例的,他们得了这个病,我们才不得的,所以我要去帮助他们。我问,这道理是谁告诉你的,他说是他们校长,这话把他给感动了,所以,他才选了这个专业,还认定了要干这件事。
听这事的时候,我在想另外一件事,就是这个校长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
领导者就是要有一种本事,为你的组织赋予一种意义,为你的组织灌输一种宏大感。
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都面临交班,第二代人开始接班,第二代人的优势是懂得塑造企业价值解释系统。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文章,是浙江方太厨具的第二代掌门人茅忠群写的,写他怎么站在父辈的肩膀上,把企业推向前进。
他说,上一代人做企业,是为了脱贫做企业,他父辈那辈为了脱贫做企业,他们的价值解释系统主要在脱贫,这一代人做企业如果还是那样的价值解释系统,肯定会有问题。
脱贫了,做企业干什么,为什么还要做企业,他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跑到美国去读EMBA,考察了很多美国的著名企业,他说人家都有一种超经济的价值观、超经济的诉求。
企业是个经济组织,但你要有超经济的诉求吗?这听起来,悖论,就是矛盾,但企业真正长胜的秘诀就在这里。
纯经济组织是很难长久活下来的,纯经济组织命都很短,要有一种超经济的诉求,它就活得长。这讲得很深刻。
茅忠群讲,他父辈们为了脱贫做企业,挣钱就能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这一代,必须要有超经济的价值诉求,这企业才能做得好。
其实,中国古人都对企业有过深远的解释:一个叫作买卖,一个叫作生意,生意生意,什么叫生意,叫寻找生活的意义。
所以,我经常给企业家讲,要做生意人,不要做买卖人,做买卖做不长,做生意做得长。超越挣钱,寻找挣钱背后的意义才能做长。
改革开放多年,找到生活意义的企业活下来了。找不到意义的企业,早就死了。纯粹为了做多大,挣多少钱的企业,早就死了。
十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境界:企业经营的至高之道》,书中研究了上百家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它们都有超经济的诉求。
同仁堂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救死扶伤,尊重生命。福特追求为社会立“功”。强生公司以“减轻病痛”为目标。
做企业不能不挣钱,不挣钱,一天都活不了,但挣钱不是目的,挣钱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情。
三鹿奶粉,颠倒了,马上完蛋。做奶粉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一旦变为只为挣钱,立马完蛋。
只为经济,做不出好东西。
管理学有个经典的例子,讲三个人在砌墙,三个人干的活一模一样,问A在干什么,他说我在砌墙。问B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建教堂。问C在干什么,他说我在跟上帝沟通。这三个人干的活一模一样,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一定不一样。
A 工作积极性最难长久,B稍微好点,尽管活干得没劲,但东西盖起来,挺好。C工作积极性最持久,更不计报酬,我每砌一块砖,就跟上帝聊会儿天。那多享受、多悠闲。我不是在砌墙,我是在跟上帝聊天。
不同领导,你手下人干活的意义就不一样,优秀的企业和平庸的企业区别就在这里。优秀的企业,他们干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意义。
平庸的企业所干的每一件事都很无聊,因为,他没有为事情赋予意义。事情本身没有意义,都是人赋予的。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当好领导,你必须学会赋予事情以意义。
所以,我呼吁企业家们重建企业意义系统。为你的组织赋予意义,是组织凝聚力的第一个条件。这是组织凝聚力的灵魂。
本文选自书籍《黄海战略》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发布。更多精彩好文可关注公号:东音社 (点击可购买书籍)
![](https://img.haomeiwen.com/i7704566/4309488fc9d6261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