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见过以下这种人:
碰到别人的求助,张口就是“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
听到别人的委屈,开口就怼“这还不是你自找的?”
看到别人的名牌,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发现没有,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能用最不屑、最刻薄尖酸的语气讽刺对方,字里行间满是优越感。
这种浑身是刺的情况,还特别容易在情侣、夫妻之间发生,因为熟悉,所以肆无忌惮。
有次旅行,碰到一对新婚夫妻,女人穿着高跟鞋,走得比较慢。男的等得不耐烦了,就冲女人吼:“你为什么每次都这么磨磨唧唧的?难道就不能走快一点吗?”
女人听到了,反而走得更慢,停下来回答:“那我走累了,你还不给我休息了?”
男的又说:“难道你不知我已经等你半天了?”
女人这时明显生气了:“我又没叫你等我,你爱干嘛就干嘛去!”
新婚的蜜月旅行,本该幸福甜蜜的,却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引发争吵,徒增烦恼。
这些咄咄逼人的问句,根本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其实,两人相处,说话不必咄咄逼人,把自己身上的戾气和攻击性收起来,别人才会温柔待你。
小时候上学,我们就经常被老师、父母以这种语气训话:
忘带作业?你怎么不忘了吃饭?
一直在那玩,也不知道帮妈妈扫一下地?
你是我女儿,说你两句怎么了?
这些问句实在太讨厌了!既让人不高兴,又无法解决问题,而且让人无法接话。如果你一回答,肯定会被揍:
——不吃饭会饿。
——谁知道你想让我扫地啊。
——你说了可不止两句,你说我我当然不高兴。
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反抗,不敢反抗,所以长辈能以压倒性优势赢了我们。
现在我们长大了,很容易延续长辈的习惯,而这些充满攻击性的居高临下的话语,会让两人的关系变僵,让情绪影响了别人对你的看法。
所以,在和伴侣、父母、子女、上下级等人沟通时,记得收起自己浑身的刺,不要伤了别人,又弄疼了自己。
那生活中,什么时候能用这种充满攻击性的问句呢?
我觉得以下两种情况,是可以的。
一、反击的时候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娱乐八卦,某明星被一个钻牛角尖的记者追问婚期,一直追问,于是这明星反问:
又不邀请你,你问那么多干嘛?
面对不怀好意的攻击时,“关你屁事”可以说是很高效的终止方式了。
二、表达爱意的时候
我们来看一下聊天记录:
老公,晚上有想吃什么菜没有?
今晚你别煮菜了,我去接你,咱一起去餐厅吃。
可是我今天要加班哦,有点晚。
下班晚和我接你有冲突吗??
你看,这个男人的问句,不仅没有刺,还满是宠溺而且霸气!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表达,就有不同的意思和不同的表达效果。
而高品质的聊天,不是居高临下的指责,而是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以前我们有个委托人,她老公经常不做家务不带孩子,经过我们导师半个月的指导后,她给我们说了一件小事:
她老公在厨房做酸溜包菜,发现没醋了,就在厨房喊:老婆,没醋了,是不是不能用酱油代替醋啊?!
她认真回应:太对了,不能。
这个委托人说,如果没遇到我们之前,她肯定会怼她老公脑残废话蠢蛋之类的,而老公肯定会吵起来,最后肯定不会煮菜了。
自从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收起尖酸刻薄高高在上的态度,老公不仅对她温柔,还心甘情愿在厨房帮忙,带孩子玩。
其实,有些说话刺耳的人,并不是故意刻薄别人,只是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语音带给别人的伤害,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杀伤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明是关心对方,怕他着凉,可嘴巴一开口就变成:你就不知道多穿点吗?没看天气预报吗?
天气预报谁不会看,衣服谁不会穿?你身边的那个人,只是想和你好好说话。别因一时之气,伤害了把你放在心尖上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