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有很多次到某一个城市,除了机场、火车站外,第一站都是图书馆。不必说国家图书馆,也包括浙江图书馆、宁夏图书馆、陕西图书馆等。此次到武汉,主要目的地,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目的地就是湖北省图书馆。
来之前,我已知道湖北省图书馆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湖北省图书馆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端方等人,在湖北办洋务、行新政。经过有识之士两年多的酝酿、筹备和运作,湖北省图书馆应运而生,于1904年初对外开放,消息于1904年8月27日见诸《湖南官报》。湖北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有两件,分别是纪昀(晓岚)批注的《史通训故补》与明刻本《黄鹤楼集》,“国宝级”珍品放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光芒夺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坐落在武昌蛇山南麓的湖北省图书馆老馆,已不能满足武汉人民对知识渴望的需求。楚天鹤舞,智海翔云。枕着沙湖之波,横卧楚河汉街旁,占地100.5亩、如仙鹤起舞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演绎全新便捷的智慧之光。
百闻不如一见。当我站在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前,才感到它的震撼。据说从空中俯看,整个图书馆呈鹤舞之势。我不是空中飞人,也没有无人机,就只能对着平面图设想一下了。
图书馆前横卧一巨石,正面是董必武题写的“湖北省图书馆”馆名,背面是“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落成赋”,将湖北省图书馆的前世今生讲得清楚明白。
迎面的入口开阔大气,平滑内凹,体现了图书馆的包容和吸引力,鼓励和欢迎人们来到这里探索知识的奥秘。通过必要的手续,我进入了它的内部,宽阔敞亮的大厅,顿觉豁然开朗。头顶的椭圆形结构,并非飞艇或天外来物,而是翩翩起舞之鹤的身体;与之对应的是地面上一绿两蓝三个方块的图形,是由新馆的建筑外形演变而来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书是知识的海洋,走进单一的图书,可生化出无限的知识和力量;中间的留白恰是一个“T”字,寓意图书、阶梯,引领人们登堂入室,寻觅知识的无穷魅力。
大厅的后侧是一块巨大的红木屏风,屈原正临江而立,告诫人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驾长车、御龙舟、踏祥云、登殿宇,鲜明的楚文化向我们展示它的历史和文脉,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安静,平心静气地去读书和体会。屏风背面是“楚天智海”四个大字,它是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徽的名字,官方解读是“凤的楚韵、天的高远、书的智慧、海的浩瀚”;我却想到了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里的“楚天阔”和岳麓书院门前的“惟楚有才”。总之,从这里必将走出英才无数。
借阅、自习、研究、讲座、论坛、展览等等,湖北图书馆无论是功能,还是人性化设计,可说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这次来是要谈下半年的一次展览,时间紧任务重,直奔主题。
图书馆的展厅位于一楼东侧,虽没有美术馆、博物馆之类的场馆那么制式、大气,但也称得上小而美、小而精。除两个展厅外,展览设计人员因形就势,将墙体和立柱都加以利用,只要您进入展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展品,轻松写意自在,完全可以用融入体验来形容,更容易拉进读者和作品的距离,阅读和欣赏效果也会更深。
匆匆一面,这是我对湖北省图书馆的粗浅认识,期待下次来办展时能更深层次地接触、阅读和感受它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