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总爱说人和人差距很大,尤其是种种生理特长,比如弹跳力还有记忆力等等。其实,对于记忆力这个问题,应该从不同角度去衡量。
你常说的是自己的记忆力差,认为和那些记忆大师相比,简直就是一个菜瓜,所以很担心自己智商有一天被人看出来,然后发生了一个馒头造就的惨案,自己被人出卖然后,还忙着替他人数钱。

虽然我对你的智商不太了解,但是认为,记忆力不值得过多耗费心力,因为人的记忆大多不可靠,不信你问一个历史学家,历史事实的陈述,往往存在千差万别。但是,你要问一个人,某某长相如何,他们立刻会有清晰的答案。这个问题说明,人善于识别,但是不善记忆。
茅盾能够背下整部《红楼梦》,木心、还有蒋勋都能背诵大量的《诗经》《唐诗宋词》,至于南怀瑾,傅佩荣这些大师,引经据典,常常让人瞠目结舌。

这些例子,现在无法验证。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最难得对终极问题上的认真思考。背记在生活大课堂中,很难找到用武之地。特别是现代搜索引擎发展,有什么百度不能够到位的呢,下苦功夫背记整段《葬花词》,就能和黛玉有所共鸣?
有好的记忆力的人,更容易抑郁和忧郁,他们思前想后,反复对照,最后发现一切难落实在生活中,也许难免沉默寡言,我懂你的心,你却难以知道我心思。短暂一生的意义填补,不能通过记忆力实现,而是需要通过行动体现。
波斯王薛西斯看到自己统帅浩浩汤汤大军向着希腊进攻,潸然泪下,向着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大军之中,没有一个人还活在这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叔父回答道:“然而人生中还有比这更为悲哀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但是无论在这支大军,或者在别的地方,都找不出一个人真正幸福得从来不会感到,而是不止一次的感到,活着还不如死去。灾难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疾病会时时困扰我们,使得短暂的生命似乎也漫长难捱了。”
人生短暂和生活无意义,并非是我们的主题,人生走向毁灭,让记忆力变得不重要。

《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毁灭,不仅是某一种价值或者人生,而是所有价值和人生。四大名著如此,《金瓶梅》也是如此,真实人性的悲凉,让所有的出口走向空门。这些作品的伟大,因为他们走向的是消亡死亡。
“你惦记的只是别人对你的赞誉,算计的也是有多少人听你的话,你的希望是真的对别人有点好处吗?”
可是大部分人真的都是这样想的,他们忘记了安宁需要忘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