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的是7.4节结晶现象,其中固体和固体的混合物分离方法,以粗盐提纯为例,往年我都是让学生直接看实验视频,然后在播放视频过程中让学生回答实验注意事项,也能完成教学。
今年我改了,我先提出问题,粗盐里有沙子,怎么把沙子和盐分离开呢?大部分同学可以快速回答:加水分离。那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第一个班级,我在黑板上写了实验原理、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步骤。让孩子们先简单浏览下课本214页,然后在白纸上写下实验内容,倒计时5分钟。刚开始,很多孩子不知从而入手,迟迟不愿意下笔,尽管我已经在黑板上提示。我走到学生中间,提示他们可以模仿课本中的实验步骤书写。3分钟过去了,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动笔写了,5分钟到了,只有少部分同学基本写完,又延长了2分钟,大部分同学基本都能写出点儿东西。这是这学期第一次在课堂上如此正式的训练实验步骤。
如图1展示的是4班文和可的作品,文提到了实验的原理是物质溶解度不同(这个班级我直接问如何分离粗盐,并没有提示加水,所以能写出来,非常了不起了),罗列了实验药品和仪器。我问道,你是怎么写出这些药品和仪器的?文说,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观察实验操作图得到的,我表扬了她。
可也提到了物质溶解度的不同,但她还具体写了沙子不能溶于水,并将实验步骤更细化点儿。

在5班,基本情况和4班的一样,但有了4班的经验,我直接让学生写实验步骤,节省时间,因为实验步骤中就能体现实验药品和仪器。我选择了3份作品展示。
马同学的实验步骤基本与课本一致,包含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这是大部分同学能写出来的。
刘同学提到了玻璃棒的三种用处,溶解:搅拌,加快溶解速度、过滤:引流、蒸发:搅拌,使受热均匀。并对实验步骤细化,提到了量筒量水的作用、过滤装置及滤纸的使用。
梦同学对称量操作细化,左物右码;溶解中水能溶解盐,不能溶解沙子,强调了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对过滤中,滤纸的准备做了详细介绍(经访问,是阅读课本215获取的)。

在6班,也进行了实验步骤的训练。如图3所示
浩提到了温水溶解,其他孩子反问为什么不用热水呢?他说烫手,我引导从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考虑。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不需要用温度过高的水。
莹对过滤操作及过滤装置的准备做了详细介绍。
雷详细罗列出实验药品及仪器,并简要写了作用,让我很惊讶。采访中,他说通过阅读课本和图片猜测的。

孩子们通过写实验步骤,我展示,和学生一起分析期中的差异性,每个孩子写的都不一样,各有亮点。边讲边批注,注解和学生的作品成了最好的课堂资源,教师说的变少了,学生懂得变多了。
然后,我通过播放实验视频,学生抢答方式再次回顾实验重难点和操作要点,最后总结板书。
我在慢慢尝试让课堂老师为主导的时间减少,学生参与和活动变多,通过努力和刻意练习,希望课堂教学能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