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三大关键
❶ 是要努力把记忆过程趣味化,加入一些生动和有趣的元素,不要只是用眼睛看、用嘴默念那样的枯燥记忆。
❷ 是把表面看上去散乱无规律的东西努力串联起来,把个体变成整体,去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
❸ 在于借助自己已经熟悉、知道的内容去记忆新的知识点,以旧带新。好,说完了这三个关键点,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就来和同学们详细介绍6个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2、多感官刺激记忆法
第一个要和各位介绍的方法,我把它叫做“多感官刺激记忆法”。刚才我说过,很多同学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用眼睛盯着一个东西去机械地记忆,最多也就是动动嘴巴重复默念几遍。同学们,这样的记忆效果很差!而多感官刺激法,顾名思义,就是同时动用我们的多种感官,比如视觉、听觉和嗅觉,去进行记忆。
也许你会说,记东西为什么还要用到听觉甚至嗅觉呢?和这些感官有什么关系呢?结合自己多年以来背东西的经历,我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告诉你,当我们多种感官齐发时,大脑的受刺激效果是最好的,记忆神经是最能充分被调动起来的。
做一个类比吧。比如某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你汗流浃背,感到很热。如果这时给你喝一杯冰可乐,你肯定会觉得挺舒爽,挺解渴的,但可能还是会觉得热。
但如果这时让你一边喝冰可乐,一边在凉爽的房间里吹电风扇,你一定会感到更加舒爽、解暑更加彻底,因为这时你的皮肤(触觉)、味蕾(味觉)同时在感受凉爽。
同理,回到记忆这个主题,让我们以背单词为例:如果你只是用眼睛盯着新单词去记忆,相当于只刺激了视觉区域,无法对大脑形成足够刺激、达不到很好的记忆效果。我在背单词时,一定会至少再动用自己的听觉。具体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在碎片时间里戴上耳机,听单词音频,另一个是尽量抽时间做单词听写练习。
比如你现在要背四六级单词,那么请一定在书店选一本配有音频的单词书,每天确保至少三次听音频,我把这三次拆分成1+2次。
其中的“1”指的是在背当天的新词时就要同步听录音,我的做法通常是在开始背诵新词前,先听至少一遍所有这些新词的音频,听的时候同时看书上的对应新词,一个一个看下去,建立对这些词最初的印象,背的时候就不会太陌生了。
在具体背诵到一个词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听一遍其对应的录音。把当天所有任务新词都背完后,再完整播放一遍音频,一个一个听下去,听的时候尽量不看书,逼自己快速拼读出单词,如果某个单词卡壳了,就重听一遍那个单词的音频,再次尝试记忆,直到熟练为止。
“1+2”其中的2,指的是一天结束前至少再利用两段碎片时间,听两遍当天的任务单词音频,我通常会在中午吃饭时挂着耳机听一遍,在晚上睡前再听一遍。听的时候仍然要逼自己同步快速拼读出单词,遇到没记住的词就立即回到书本再背一遍,直到记牢为止。
上面说到的另一个视觉+听觉的刺激记忆法,是做听写练习。如果时间有限,你其实可以把听写和纯听单词音频结合在一起做,听的时候就准备好小本子,同步听写。
如果时间充分,我还是建议可以每天抽出15-20分钟时间专门做一次听写练习,遇到拼不出来的词就快速回到书本进行二次记忆和复习。
类似的,我们语文课经常要背古诗词,这里当然也可以用到多感官刺激记忆法。比如背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就可以把周杰伦谱曲演唱的《念奴娇》这首歌下载下来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边听歌,边体会,印象真的会深刻非常多!我记得自己在中学背苏轼的《水调歌头》和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时,就有配合着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以这两首诗词为歌词蓝本的歌——《明月几时有》以及《独上西楼》,和诗以歌,将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同时刺激视觉与听觉,记起来就快了很多。
除了听觉,刚才说到我们还可以调动嗅觉和味觉。比如背chocolate这个单词时真的吃一小块巧克力,边嚼边默念记忆chocolate这个词,当再次吃到巧克力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地想到这个词,或者你看到这个单词就想起了当时的味道。如果考试遇到巧克力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可能会马上想到巧克力的味道,而因为这种味道与单词本身相互紧密联系,记住其中一样也就记住了另一样。
3、缩略词记忆法
我要介绍给同学们的第二个非常有效的记忆方法,叫做“缩略词记忆法”。讲真,这是我用了超过十年的特别实用的方法,不论是记单词,还是背诵大段大段的地理、历史、政治课理论,我都一定会用到,屡试不爽。
那么缩略词记忆法到底是怎么的用呢?很简单,并且很好上手。当我们需要记住一个系列的知识点时,作为记忆的第一步,一定不要尝试逐字不差滴水不漏地把所有内容逐一记下来。
重要的事情再重复一遍哈,当我们需要记忆一个系列的知识点时,不要马上着手尝试逐字不差滴水不漏地把所有内容逐一记下来。
相反,我们可以将这个知识体系拆分成若干个片段,或者说是“关键元素”,然后把这几个关键片段元素组成一句缩略语。我们首先把缩略语记熟记牢,随后呢,再通过这串缩略语,以点带面,去记住全部内容。
之后,每当我们看到这串缩略语时,就都能把它所包含的成分逐一拆分出来,回忆出每一项被记忆的详细内容。
这么说可能有一点抽象。没关系,同学们可以看到随堂讲义的第1页,这里我放了一个自己曾用过的缩略语记忆法经典示例。
就像大家看到的,譬如说我们现在要记忆北美洲五大湖的英文名称。如果不用缩略词记忆法,我们就得一个一个记过去: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休伦湖(Lake Huron),安大略湖(Lake Ontario)以及伊利湖(Lake Erie)。
这五个词乍一看没有任何关联和规律,对不对?好,那如果我们把它们的首字母抽出来再看呢?S,M,H,O,E——好像还是没看出什么门道。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字母的顺序稍微调换一下呢?是不是就会变成——H,O,M,E,S,也就是英文单词Home(家)的复数形式Homes?
这时,我们就把五个单词变成了一串缩略语——Homes,然后就可以想象在湖面有许多的房屋(Homes)。这样,在记忆五大湖时,我们的做法就变成以HOMES这个缩略语为线索,再通过每个字母记好其相对应的湖泊名称,整个记忆过程就会简单很多了。
哈佛学霸的超实用学习法,第一讲记忆方法课在耶鲁和哈佛,我平均每天都要学习十多小时。同学们可能知道哈佛商学院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我们每天都要深度分析若干个商业案例,每个案例都有起码好几十页密密麻麻的内容不但要读完,还要快速记忆案例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论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作业题做好、在上课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concepts(概念框架与知识点),我觉得最好用的记忆方法,真的就是用缩略词去成组、成串地记。
举个大家都可以快速理解的例子哈,比如我在哈佛的市场营销课上会学习一个公司推广新产品或服务的各种策略,有很多零碎的知识点。
在记忆这些知识点时,我一定会把它们分组,尽量用缩略词组去帮自己记忆。比如我会把公司在宣传推广时必须考虑的四个因素缩略成“4P”:people (人,也就是核心用户群是谁?), place(地点,也就是应该在哪些区域进行推广?), price(价格,也就是这个产品应该如何定价才最吸引消费者?) 以及 product(产品本身应该具备哪些属性特质才能有竞争力?)。
诸如此类的缩略词例子还有很多,我几乎每天在哈佛都会用到,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真的非常有效。
哈佛学霸的超实用学习法,第一讲记忆方法课学过财务会计的同学可能对这个概念比较熟悉哈。在计算物资存货成本时,我们可以用到五种方法,分别是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
如果单个单个地背,虽然不是不可以,但记起来会比较费力,容易遗忘。但如果我们把这五个名词的第一个字择出来,组成一个缩略词串——“先加移个后”,然后再去相应记忆呢?是不是就会容易很多?以后每次需要复述出这五种方法的时候,都可以从“先加移个后”开始,就会非常顺。
我想说,这种缩略词记忆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既不会像全内容逐字逐条背诵那样耗费力气,又能从点带动线直至面做整体记忆和回顾,真的蛮巧的,非常推荐大家尝试。
4、联想记忆法
第三个要和大家详细讲解的记忆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相信很多同学都曾经听过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究竟应该怎么用,你也许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没有真正尝试过使用这种记忆方法。下面,我就和同学们讲解一下联想记忆法的几种最重要的分类和用法。
第一种叫做“接近联想”。简单理解呢,就是利用相互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和记忆。在记忆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自然联想起和它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另一个相近知识点。这么做呢,我们就从单个片面知识的记忆变成了多个知识的立体记忆,显著提高了记忆的范围与效率。
举个例子,当你在看到我国汉朝的历史,了解到大汉王朝的强盛时,想想相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方有没有与汉朝类似的强大国家呢?这时候,你就可以联想到罗马帝国了。通过汉朝想到了罗马,他们都是伟大的王朝帝国,这就是重要的相近属性。
从汉朝联想到罗马帝国还没完,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想想这两个国家为什么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变得如此强大?当时各自发展与崛起的背景是什么?两个国家都发生过哪些主要的大事件?它们的共同因素是什么?等等。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接近联想不但可以跨时间和空间以点带面,还非常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宽,从整体记忆的过程中提炼出共同的基本特征与属性。
第二种联想记忆方法,叫做“相似联想”。可能有同学会问,这个“相似联想“和上面你说到的“接近联想”听上去很像啊,是一回事儿吗?
嗯,这两种联想方法确实容易被混淆起来,但实际上是有本质的使用区别的。相似联想,主要是指与你所要记住的东西图像相近的其他事物。我再说一遍哈,相似联想,主要是通过联想一个看上去相近的具体图像,来记忆一个新的知识点。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当你想记住中国地图的时候,如果生硬地去记哪座山在中国的哪个区位、哪条河流经什么省,这可能不太容易记住。
但如果你把中国地图想象成一只雄鸡,鸡冠是什么位置、有什么省份,有什么山川河流;鸡尾是什么省份,有哪些重要城市和名胜古迹,这样记忆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大家还可以看到随堂讲义第3页上的这些例子。当你想记住意大利国土的地理形状时,你把它想象成一只大靴子就可以了。而邻国日本呢,我们可以把它联想成一只蚕,或者一只海马的形状;伊朗的国土轮廓看起来像一顶草帽……
哈佛学霸的超实用学习法,第一讲记忆方法课这样记是不是就容易不少了?所以,“相似联想”的精髓,就是把抽象陌生的新事物生动化、具象化,通过联想到自己非常熟悉的形状、图像,达到降低记忆难度的目的。
要跟大家说的是,对比联想的好处真的蛮多的。不但可以帮我们加深记忆,还有利于我们形成辩证的思维,久而久之,我们看待和分析事物时也会变得更加深刻、全面而透彻。
第三种联想记忆方法,叫做“归类联想”。这个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俗话说“物以类聚”,我们在记忆新事物的时候,可以把和它相同类别的东西捆绑在一起,统一记忆。
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比如你在吃牛油果的时候,可以想到,嗯,牛油果是一种原产自国外的热带水果,然后顺便联想和记忆属于同一种类的其他水果,比如百香果、榴莲、山竹等等。
再比如,在我国文学史上,诗词家真的是多如繁星,我们可以根据相近的风格或时代将他们归入不同的流派,统一进行记忆。比方说呢,南北朝的陶渊明、唐代的杜甫和白居易以及宋代的陆游就都可以归入现实主义流派。这一流派诗作的共同特点是能够真实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
5、晨起/睡前记忆法
接下来要介绍给同学们的第四个有效的记忆方法,我把它叫做“晨起/睡前记忆法”。从名字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个方法其实并不是教你怎样去记东西,而是关于记忆新事物的最佳时间段选择。
基于自己过去多年来的亲测,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告诉大家,在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你如果能抽出15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去记诵新知识点(比如背单词),记忆效果真的会比在白天忙于学业或者工作时记东西来得好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早上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睡眠,处在最清醒的状态,我把这种状态称为3R状态,也就是“recharged, refreshed and renewed”——充好电的、完全新鲜如初的状态,这个时候记东西最不容易犯困,能有效提高单位时间记忆效率。
而晚上睡觉前呢,虽然已经很疲惫,但如果可以放上一段单词音频背几个单词,或者咬牙记忆几个知识点,第二天起床后通常仍然能记住一大半——因为睡眠状态下大脑不会受到干扰,所以睡前刚“喂给”大脑的东西就不容易被快速遗忘。
如果大家没试过清晨起床或晚上入睡前背东西,那么今天听完这节课以后就可以尝试一下,也许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呢!
6、故事串连记忆法
最后要给同学们传授的记忆方法,叫做“故事串连记忆法”。这个方法也是我自己需要短时间记忆比较零散的知识点时,经常会用到的。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疑惑,“故事串连”是什么意思啊?是“讲故事”的意思吗?背东西和“故事串连”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多此一举、更费时间吗?
嗯,没错,这个方法乍一看确实有点“多此一举”,但你要知道的是,机械地硬记单个知识点难度比较大,而且遗忘率很高,因为孤立的知识点一般会比较抽象,抽象的当然就难以记忆。
但如果我们把每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都串起来编成一个小故事,把它们放到有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就仿佛给了这些知识点生命,让它们变得更生动具象了,在故事情节中去记忆时,自然会得心应手很多。
大家可以看到随堂讲义第4页的这个例子。夏目漱石是日本的一个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我是猫》、《草枕》、《虞美人草》、《三四郎》、《从此》、《门》、《行人》、《一直到对岸》、《道草》、《明暗》。
这么多的作品如果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快速记全,还真没那么容易。但日本很著名的记忆专家坂井照夫就利用“故事串连记忆法”,很轻松地就把所有这些作品依次记了下来。
他是这么“讲故事”的:
“我们是这间屋子里的猫,枕草枕睡觉,草枕上画着虞美人草,三四郎从此入门进到屋里,门前蹲着来往行人,行人一直到对岸采道草,道草是有明暗之别的道路。”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听上去有点怪怪的。不过同学们不用太纠结编的故事需要多么好,即使情节很诡异其实也没关系的,只要你能通过这个故事把所有需要记忆的信息串连起来,让它们在上下文中变得更具象,你的记忆质量就一定会提高。大家可以今天就试一试这个方法。
课讲到这儿,我已经跟大家讲解完了所有自己亲测好用的记忆方法。但我必须要说的是,方法固然会有帮助,但记忆这件事真的没有捷径,不管用什么高超的方法,都首先需要你高度专注、肯下苦力。
完成一项记忆任务时,永远不要想偷懒走捷径、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这里,我就想和同学们分享以下自己高三上学期请假备考耶鲁大学时,用10天时间背完4000个GRE单词的经历了,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奋斗的动力。
那时我的目标是耶鲁大学,必须要考SAT,也就是俗称的美国高考,而且要一次性获得高分,需要在10天内集中突击把难度很大的GRE单词一举拿下。GRE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里面的单词有多难呢?我可以这么告诉你,很多GRE单词,就连不少美国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没听过、没概念。
当时我用了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GRE词汇红宝书》,里面林林总总涵盖了9000个GRE词汇,刨去已经掌握的5000个托福词汇,我还需要搞定剩下的4000多个新词。10天集中突击的计划,意味着我平均每天要干掉400个词。
定好了目标,我就立马开始了抱着红宝书疯狂背单词的240小时。说实话,这个记忆量确实是杠杠的啊,之后和美国同学聊起这段经历时,他们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连说——Leo, no way, that was impossible!
其实现在我回想那10天的疯狂,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当时真的就是一股气在支撑着自己,每一天都是咬牙扛下来的。那几天,我和红宝书形影不离,
枕头旁是红宝书,被窝里是红宝书,键盘上是红宝书,浴缸边还是红宝书。
快速记下这4000个生词
坦率讲,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有尽量用高效、科学的记忆方法。
首先,我按字母顺序从a到z把4000多个生词过了一遍,背的时候尤其注重每个词在句子中的用法,也使用了词根词缀记忆法,把一个单词拆成几部分去记。
我还在记忆的时候积极 “举一反三”:在按字母顺序背过一遍后,我又从备考论坛上下载了分类词库,看到“fastidious”(挑剔的)这个词时,马上在眼前和脑海中出现近义词picky、critical、stringent,背一个词等于复习了五六个词,事半功倍。
同时,我坚持 “听单词入眠”,也就是刚才和同学们介绍的“多感官刺激记忆法”。我会把MP3放在床头柜,循环播放词汇音频,任由一个个单词的发音通过听觉刺激大脑记忆功能区,直到自己累得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再复习时,往往发现昨晚“听背”的单词都记得非常牢靠。
再有就是刚才说的,不服输的那股气,那种走火入魔的状态。跟妈妈聊天时,我会突然走神,念叨出刚在脑子里安家的单词,我会逼妈妈随时随地考我记在小本子上的难词,以至于那几天妈妈见了我就想躲;看电视新闻时,我会不自觉将播音员念出的中文词实时翻译成英文;就连有时说的梦话,都会用上红宝书里的词汇。
而这10天的背单词炼狱之旅,不但十分给力地助我一次性考出了SAT高分,还让我在往后几年的耶鲁求学中,阅读大宗英文书卷时几乎没有遇到困难;
让我在撰写任何种类的论文时,都能自如运用各种词语和用法、准确描述自己的观点,同样重要的是,这段经历也刷新了我对自己记忆潜力的认识,让我意识到,只要肯吃苦,没有什么是记不下来的。
跟大家分享这段有点“牛掰”的“10天4000词挑战”经历,绝对不是要夸耀我自己,而是想在介绍了这么多方法和案例之后,再给同学们打一剂强心针、一针鸡血。
可能有同学听完了我上面的方法后还会有些疑虑,会想,嗯,这些方法我都听懂了、而且似乎真的都蛮好用的,但我到底能不能学会并且把它们变成习惯呢?我想跟大家说,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不是天才,有一个公式在我们身上是共通的,那就是——高效方法+不懈努力 = 成功与喜悦。
所以同学们,逼自己一把,从今天听完这堂课后,就尝试用一用我推荐的记忆方法吧。请相信,你会有惊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