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人
竹子风
国军悍将张淦被俘之后说,只有两个奇人能读懂周易,一个是他,另一个则是毛泽东。
张淦是国民党桂系骨干将领,广西桂林人,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后读陆军大学。1938年6月21日任桂系王牌部队第七军军长,并率部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39年11月13日任中将。1939年任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七绥靖区副司令官。1948年,张淦升任桂系军队主力兵团——第三兵团司令,并率部参加长江防御战。1949年9月上旬,张淦在湖南青树坪侥幸打了一个小胜仗,这是淮海战役以来国民党军队唯一的一次在大陆的胜仗,由此张淦被擢升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张淦是个怪人,终生迷信风水占卦之术。在国军中指挥千军万马时,一身戎装的张淦,时常把罗盘当作法宝当众摆弄。据说他无论行军作战或布防,都要在防区之内摆罗盘看风水,甚至每次开会就座,也要看一看罗盘以确定座位朝向。传说“张罗盘”爱屋及乌,甚至把多年来一直为他背罗盘的那个上等兵,逐级提拔为少校军官。由此,他的顶头上司“小诸葛”白崇禧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罗盘将军”。
1949年12月1日,张淦在广西博白被解放军俘虏,后关押于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在功德林战犯改造所接受改造时,张淦要求买本易经,并在不懂周易的管理人员面前款款而谈,说周易是千古奇书,并神秘地告诉管理人员,这本书在当今中国只有两个奇人能读懂。管理员问哪两个人,张淦指着自己鼻子说,“他”。管理员问另外一个呢,张淦晃着脑袋颇为得意地说:“毛泽东”。公安部长罗瑞卿和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罗瑞卿转述张淦的话:“毛泽东是读过易经的,否则,他就写不出矛盾论来”。毛泽东哈哈大笑后说:“这位广西才子抬举我了。可以给张淦买本易经。不过这本书啊,历来版本较多,较杂,还多有谬误。请转告”,毛泽东建议他,要买就买乾隆版本,那时的张淦,能出去买书?但伟人说了,他就有书读,且应该果真就是乾隆版本的!
毛泽东和周恩来、傅作义在黄河水利会议休息时有一次聊天,毛泽东问:“张淦的易经读得怎么样?”。傅作义接话说认得张淦,整天拿着罗盘,说起话来摇头摆尾。周恩来说,“其他战犯在讨论时对张淦进行了批判”。
毛泽东说:“改造是指思想立场,管人家的爱好干什么呀,易经没有没收吧!”周恩来回答:“书没有没收,但大家说他是谣言诡辩,并要处罚他”。毛泽东当场说:“胡来”。周恩来接着说:“罗瑞卿同志已经制止了”。
在功德林战犯改造所,同为战犯的沈醉问张淦,既然你如此相信卜卦,卜卦又如此灵验,为何还会被俘,张淦居然气定神闲地诡辩道:“此乃天意,非人力可挽回。文王善卜,尚被囚百日,况我辈哉!”。
张淦1959年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他的衣冠冢被子女们迁至桂林老家张家祖坟旁,而那坟地,也是张淦生前用罗盘选中的“风水宝地”。

张淦读易,可谓是读了一辈子,最艰难的时候,还有伟人的光辉罩着他,让他有易可读,有形可琢,其实原始易并无文字,只有图形,周文王并不是撰写易经的人,他只是看透了、悟明白了,用当时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而已,原始的周易,起源于上古。
周易弥纶天地,化育中华,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儒释道的鼻祖,甚至汉化的佛教,其思想也无出其右,杨振宁说过,科技所以未在东方萌芽茁壮,因究在易,可见他也是深研过周易的。
张淦毕其一生,也没见过毛主席,他特赦后不久就死掉了,小诸葛白崇禧在青树坪设伏,让四野的146师吃了个大亏,却让林彪摸到了他桂系的主力,在风卷残云的国共对决中,小胜焉能改大局?张淦是国民党的张淦,小诸葛的爱将,蒋介石的救命稻草,但伟人对他的关照却倒也不言而喻,这些人好像都灵犀在心,毛泽东深谙周易更着妙发,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创造一个时代,并在时代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是中华民族的救星,读过周易的张淦应早早就看到这些,早为稻粱谋,而不是反大历史之大潮使自己沦为阶下囚,看来他也只是小懂,并无彻深大悟!
中国社会每到积贫积弱行将就木的时候,就有豪杰拯救黎民于水火,所谓的五百年出一圣人,若非毛泽东,中国革命真恐怕还得要摸索许多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抑或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毛主席说人民即英雄,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是当代的风流人物,其堂庑之大,嵌日镶月,何人可盖?
大浪淘沙、风起云涌,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水深才能称渊,平湖可观秋月,自然景观亦即社会景观,都是易取法的对象。
年青人抱怨个体渺小,我问你,你思考过水滴吗?
一滴水是什么?一瓢水,一斗水又是什么?
那么一江水、一湖水、大海和大洋呢。
大海无风三尺浪,登高可见远波平!
你不把自己融入江海湖河,你不“会当凌绝顶”,你不思考滴水隐江湖,你只顾欣赏自己的玲珑剔透、暗香浮动,你不情脆谁情脆?横斜清浅、迎风凌乱可并不专指梅花,有时也可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