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结婚时,情侣常用这句话来对彼此许下承诺,而经历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后,稍起摩擦就可能各奔东西。年轻的我们总是太爱惜自己,受不得半点委屈,后来才懂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各种花式浪漫,而是陪你度过各种苦难。
高小寒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也是标准的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她自认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尽管骨子里还是相对保守,但是她始终认为如果老公对自己不好,她也会选择离婚。而好的标准在是什么,谁又说的清楚。直到去年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彻底影响了她的态度和观点。
老杨师傅五十出头,以前当过兵,那个年代上不起学,当兵是唯一的出路,转业后安排了几个工作,但是最终辗转反侧到了我们这个小民企工作。老杨师傅的勤劳无法用语言形容,反正他从来没有闲着过,什么脏活累活归他的不归他干的他都会去帮忙,在公司属于老黄牛式的人物。他的善良更是让我们无地自容,谁家有事他都会伸援手,尽管整个公司,谁都比他过得宽松。马路上遇见个石头,他怕引发事故会停车搬到路边。遇见车祸,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给送到医院,我们责怪他,万一被人碰瓷怎么办,他总是会说,不会的,哪有这么坏的人,再说路边这么多人都看着呢。他勤勉艰苦,任劳任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始终沿袭着那个年代的传统,将自己活成了雷锋。
大家都知道老杨师傅的家属常年卧病,但是直到去年病重住院,才知道原来是尿毒症,因为长年没有吃很好的药物,再加上年事已高,差点过不了年。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透析之路。每周三次,所谓透析据说就是把血管里的血液抽出来,用仪器过滤一遍,然后再输进去。每次600多块钱,这样算来每月花费很大,对于没有只有微薄收入的老杨来讲,真的是如天塌了一般。同事们组织着给老杨凑了点钱,但是对于这种长期的治疗来讲只能是杯水车薪。老伴没有医保只有农村合作医疗,每个月报销一部分,报销的时候才发现,流程是这样的繁琐,周期的是这样的漫长。好在社会还是好人多,村里的干部也会帮忙申请了一些红十字等扶贫的补助给他。对于一辈子不愿受人恩惠的老杨来说,这比得病还是让他难受,此后,公司的垃圾你来不及拿就被老杨倒掉了,楼下的快递也是老杨抢着送,大家责怪他,这都是自己的私事,老杨帮忙我们受之有愧啊。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只要他心理舒服,那就让他干吧。
医院距离老家有三十多公里,因为每周三次透析,频率太高,公司愿意给老杨提供一个宿舍,但是老杨不接受,就这样早上四点老杨骑着摩托车带着老伴从老家赶往市区,将老伴送到医院后,他还要来公司上班,下午下班后再骑车带老伴回家。因为身体状态很差,就算不透析的时候,老伴也需要身边有人照顾,所以老杨每天都需要回家,三十多里路,一辆旧摩托车,就这样每天风雨无阻。
每次下班到了车库,高小寒都会遇见老杨裹着军大衣在发动那辆旧摩托,轰隆轰隆的老式发动机的声音响彻整个车库,高小寒会大声喊一嗓子,“杨师傅,你慢点”。这其中的各种滋味化作语言,只能换来这一句。
高小寒是标准的80后,80后是纠结的一代人。爱情观和婚姻观受到父辈们的影响比较深,骨子里是保守的,所以高小寒和老公都是初恋,经历了多年异地恋,最终跨越重重困难才走进婚姻殿堂,不能不说骨子里的这份保守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对于爱情,又渴望追求彼此心动的感觉与浪漫,信奉所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但内心的保守又时常让他们没有胆量或者没有能力去捍卫,去追求。对于婚姻的看法也是比较现实,结婚时会遵从父辈们的一些意见,但是婚后对于经营家庭却没有父辈们的容纳度。再加之事业方面总是渴望突破父辈们“稳定大于一切”的传统观念,总想去闯荡自己的事业,所以各种冲突集中在一起。很多时候不敢相像什么是与子偕老。
望着老杨远去的身影,高小寒时常会想,如果自己身患重病,谁会陪在自己的身边。父母肯定不忍心他们承受这样的煎熬,孩子太小也没有能力照顾她,而自己的老公,能照顾自己吗?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老公卧病在床,自己又能否做到不离不弃?
婚姻是一份承诺,这份承诺不是浪漫和感动,而是一份责任,需要夫妻双方携手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坎,熬过一个又一个的难。
爱是付出,不是索取。人世无常,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