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起源,要从西周说起。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河南洛邑测得天下中心的位置,定此地为土中。
《尚书·洛诰》记载:
“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
意思就是,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相传“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被周公测出来的,因此有了把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说法。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老祖宗们虽然没有发达的科技,但是,通过感知日影的变化,人们牢牢记住了冬至这一天。
在冬至这一天,最讲究仪式感的,还是祭祀。
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唐、宋时期,冬至之日,帝王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敬天地,安社稷,愿山河无恙,为苍生祈福。
而民间无论贫富之家,大族小户,都换上新衣,备上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来祭祀祖先。
原来,游子们从远方回来,不仅为了一场仪式,而是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就算闯荡再远,也不该忘记回家的路。
缅怀故人,不忘来处,我们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
在寒气最盛的冬至,在一年最漫长的夜晚,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与牵挂,再大的降温和寒潮都不足为惧。
“夏天有个夏至
冬季有个冬至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薅薅薅
哪个日更短哪个夜更长,哎黑黑
寒潮了天晴了,天晴别忘穿棉袄
冰凌了天晴了,天晴别忘戴手套”
然鹅,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村不怎么过冬至。
然鹅,我们村人和所有人的愿望是一样的:冬至,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