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诚也。志:立志。仁:人生正道。诚心立志于人生正道的人,不会做恶事。因为他只一心向善,为恶之事必不会做。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与贵是人想要的,不当得而得到了,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不想要的,不当得而遭遇上了,不逃避,不对抗,接受。君子如果离开了仁,成名有何用呢?君子为仁,无论富贵,贫贱,终食之间,造次,颠沛之中,无时无刻不用力于仁。讲的是为仁的功夫,一个君子如何修炼内心。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沒有见过追求仁的人,也沒有见过讨厌不仁的人。追求仁的人,沒有比他更美好的了。讨厌不仁的人,尽全力做行仁的事情,不让不仁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有可以一日用力在行仁上的人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呀!也可能有吧,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此一章是圣人感叹世风日下,世人不愿用力在行仁上面。而不是行仁有多么难。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巜述而第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