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说愚蠢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会愤怒、生气、郁闷、或心有不甘?是这样吗?而有的人却很享受被人说愚蠢,也许你觉得奇怪,我们都喜欢被人夸聪明、夸能干,谁会喜欢被人说愚蠢呢?
暑假回老家,发现邻家孩子才初一就辍学,因和儿子年龄相仿,我很关注他为什么这么小就辍学?大人说“脑子笨,学不会,何必浪费钱!”我耐心问孩子,“你愿意上学吗?”他摇摇头,笑着说“不愿意”。我问为什么,他说“我笨,学不会”。
邻家大人说:“他打小就笨,不是上学的料,考试不及格,还不如回来干农活。”
我再问孩子,“在学校有同学玩,在家还得去地里干农活,你真的不愿意上学吗?”他说:“是啊,我就不是上学的料,学不会,老师吵我,爸妈也吵我,反正学不会,我不想费那个脑筋,我愿意在家。”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直到我看了《人间游戏》这本书,忽然被点通,原来对有的人来说,愚蠢有愚蠢的好处,它可以免受责罚,让自己处于安全境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ff30a3731a5e547c.jpg)
《人间游戏》是人际沟通分析学(TA)宗师经典名著,是意外爆火的黑马作品,在近60年来广受好评,销量逾500万册。作者艾瑞克·伯恩,是美国精神科医师,人际沟通分析学(简称TA)创始人,自20世纪50年代创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TA已成为英国牛津大学的学分课程,并在全世界66个国家及地区成立了专业协会或研究院。在心理治疗、教育管理以及各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伯恩认为,人们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其实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书中所说的“游戏”,不是儿童用玩具玩的游戏,而是自我与人我之间发生的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游戏的结局是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的糟糕的感觉,人们最终沦为输家,甚至走向悲剧式的人生结局。书中说到各种游戏,剖析其背后的心理需求,揭秘觉察、自发和亲密的自主性目标才是人生赢家的力器。
01 什么是“愚蠢游戏”
书中说到“愚蠢游戏”,来揭秘为什么有人宁愿被人认为愚蠢的秘密。
较温和的“愚蠢”游戏主题是:“我和你们一起嘲笑我的愚蠢笨拙”。问题严重的人可能会愠怒地玩这个游戏:“我很蠢,我就是这个样子,你能拿我怎么样。”两种形式的“愚蠢”都源自抑郁性心理地位。我们需要将“愚蠢”和“笨手笨脚的人”区分开,后者的心理地位更有攻击性,其笨拙是为了博取原谅。 p176
游戏玩家(你可以理解为当事人)的观点,“我和你们一样嘲笑我的愚蠢笨拙”,或者“我很蠢,我就是这样的,你能拿我怎么办?”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什么?比如被老师认定很蠢,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或者被父母贴标签“你总是这么粗心,总是算错题”,孩子会觉得,“是的,我就是这么笨”,“我就是粗心“,我学不会,我做不对,我确是这样,你能拿我怎么办?
于是家长不再要求,你一定要上好大学,你一定要考100分,孩子反而更轻松,他获得了一种心理安全感,我可以学不会,因为我笨;我可以做不对,因为我粗心,你能拿我怎样,家长无计可施,这便是愚蠢的好处吧。
职场中,对于懈怠的员工,仿佛领导也无计可施,除了说几句怨言甚至批评,于调动其积极性,顺利完成工作毫无作用。被领导和同事认为愚蠢,否定其工作能力,员工也认为,“我就这样,你爱咋地咋地”,领导无可奈何。
像毫不担心失业的公务员,我工作再差,你也不能随便开除我,有铁饭碗的保证,我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我就是没能力,我就是蠢,你能咋滴?因为“愚蠢”不被重用的同时,也逃避了很多工作,他乐于享受被人嘲笑愚蠢,省了力气去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c4f503e134ff2d8a.png)
琳琳结婚后,曾一度埋怨婆婆来自农村,不会做什么好菜好饭。每天吃饭都是再平常不过的面条、粥,都做不出个拿手菜。不得已亲自做饭,慢慢地,婆婆乐得清闲,“我不会做,还是你们做的好吃。”不知不觉,琳琳包揽所有做饭的家务,只要琳琳在家,她就是掌厨人,琳琳对此无可奈何。
忽然有一天,她悟出一个道理,原来笨也是一种聪明!表面上看似你很笨,什么都不会做,别人嫌弃你做饭不好吃,于是你就不用做饭,等着媳妇儿做好饭,婆婆享受即可,原来没本事就是最大的本事!
在这大悟之下,她也用这个策略,对老公说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不会,于是老公渐渐包揽所有的“她不会”。上初中的孩子说,“同学妈妈会做面包,可好吃了!”琳琳说:“我可以给你买面包机,但是你要做,因为我不会。”
于是女儿看着面包机的说明书,开始自己做面包,琳琳的“我蠢我不会”,倒是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做甜点的高手。玲玲对此感悟很得意,愚蠢原来有这么大的好处,因为笨你就可以不做,不用努力就可以享受别人做好的美食,这倒是刻意运用愚蠢的策略了。
对于“愚蠢游戏”的游戏玩家,在被别人嘲笑愚蠢笨拙的时候,他反而有一种安全感,因为被大家一致认为愚蠢,就不用费心费力去努力,可以对结果不做要求,可以不好好学习,不追求上进。
网上刷到一则新闻,妹妹假装瘫痪二十年,让家人伺候,直到有一天姐姐发现妹妹半夜下床找吃的,才揭开妹妹因懒惰成性装病多年的事情,不可思议!妹妹也是“愚蠢游戏“的玩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af6cbe12346685b8.png)
02 如何破解愚蠢游戏?
不嘲笑他愚蠢,不抱怨他能力差。
作为家长,对孩子不要乱贴标签,说孩子“愚蠢、粗心、什么都学不会、不是学习的料”这类话不要说,不要抱怨孩子脑子慢,让他都默认自己无能,不再做任何努力,甘愿享受平庸带来的舒适。
用心发现他别的优点,孩子可能脑子慢,但他干农活是个好手,发现并夸赞他其它长处,让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给孩子应有的尊重。
个人认为对这种情况,鼓励孩子更重要,相信他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进步,“你不是个愚蠢的孩子,你是个爱努力的孩子”,时常为孩子打气,让他自信,不要破罐子破摔,完全放弃,让孩子通过给自己戴上“愚蠢”的帽子,而逃避本应努力的责任。
激励员工,同样不要一味批评指责,说他愚蠢,干不好工作,反而给他台阶,“愚蠢”变成安全标签,他可以干不好工作,可以懈怠,因为他就是这个样子,你能怎样?尊重他,鼓励他可以做好,调动积极性,不让他拿愚蠢当借口。
用愚蠢游戏的正向例子,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示弱,适当扮演愚蠢的角色,我不会做面包,但我可以给你买面包机,你自己研究。反而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独立性和责任感。
对男孩子,还会激发他的保护欲。妈妈笨,抱西瓜抱不动,儿子来帮忙;妈妈有点不舒服,孩子主动照顾你,更有责任感。适当示弱,家长不强势,孩子更强大。
这便是愚蠢的秘密,享受愚蠢的背后,有不用努力的安全感,有不必为结果负责任的逃避和安逸心理。
当别人说“”我很笨、我不行“”的时候,你可以考虑,他是不是在跟我玩愚蠢游戏?我该如何做,不让它停留在愚蠢的安乐窝呢?
愚蠢游戏原来有这样的奥秘,想想自身,你有没有被愚蠢游戏套路过?或者你有没有因为被人认为愚蠢或能力不够,而逃避过一些对你来说有困难的事呢?
也许你会问,如果真的愚蠢,能力不够怎么办?也不能赶鸭子上架啊?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小偷晚上去他家偷东西,躲在房梁上,曾国藩当时在背一首短诗,小偷心想等他背完去睡,就可以下手偷东西了,结果等了一晚上,小偷都背会了,曾国藩还在反反复复地背。急得小偷从房顶上下来说,你这脑袋还读什么书?放弃偷窃拂袖而去,可见曾国藩的愚笨。
曾国藩意识到自己笨拙,求学行事但求沉稳。他并没认为自己愚蠢就不求上进,反而认为笨拙有很多好处。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他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找什么技巧和捷径,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读书读不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坚决不读下一本。因为笨拙,曾国藩有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的精神。
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不知道《人间游戏》里的“愚蠢游戏”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9d8b1b49aab4dd9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