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三晋大地,面食种类很是多样,有刀削面、焖面、猫耳朵、莜面栲栳栳、莜面鱼鱼……竟达二百多种。
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我最喜欢吃的便是那一碗刀削面。
山西的刀削面实在是面中的另类,不似其他面条般柔软绵长,而是大气、爽朗、锐利的柳叶形。这碗刀削面把山西人的朴实大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山西的刀削面被称为面中之王,内虚外筋,入口光滑。刀削面又分为:传统刀削面、勾刀面、砍刀面、剪刀面四大类。
我们家常吃的是传统刀削面。
这几年,到外地上学很难再吃到正宗的山西刀削面了,所以每次开学之际母亲都会做一顿。
一大碗刀削面,就是一大份满足感。
做刀削面有三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和面,揉面和削面,这三步可是实实在在和面粉的较量。
其中对和面的技术要求更是严格,水和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且冬夏水温也有不同。
说来也是奇,奶奶、母亲这样的寻常妇女没有经过厨师培训,只是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和出来的面竟也是非常筋道。
和好面后拿筷子打成面穗,揉成面团,揉好的面团要达到一定硬度,之后用盆盖上饧半个小时。半小时后把饧好的面团用力揉,揉面可是要用上力气的,要用力摁压,揉的次数越多面越筋道,所以像我这样力气小的,常要揉的大汗淋漓才能揉好。
奶奶常说,揉好一块儿面的标志是三个“光”,面光,盆光,手光。
面光的意思是揉出来的面表面要光滑,盆光指的是盆子里的面要都揉在一起,手光指的是要揉到手上不沾面穗。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削面了,只见母亲左手托一面团,右手持一弧形削刀,这刀也与普通的刀不同,像一块弧形的铁皮,造型奇特,锋利又结实。削出来的面呈柳叶状,中间厚两边薄。
上了年纪的削面刀“刷,刷,刷”连续不断的声响,只见一叶叶面条像在数学中学的抛物线一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削面时,手腕要灵活,力道要均匀,速度要快,手稳刀平,刀不离面,面不离刀。
古诗云: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描写的就很是生动形象,一叶刚落入锅中,另一叶又紧随其后。
每一叶面条落入水中,都像一条银白色的鱼落入水中泛起白浪,也像一片片柳叶乘着大风飞下树梢。
那落入锅中的面,一叶连一叶接连不断,好似蹑影追风、流星赶月,倒有点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味道了。
面叶落入汤锅之中,汤滚面翻,面条在沸水中上下沉浮的同时翻涌升腾的还有山西人的百味生活。
这还没完,还有最后一步,打卤,与面粉无关,却堪称为面的灵魂。
卤汁有很多种,常吃的有:西红柿鸡蛋、牛肉、酸菜……
我们全家最爱吃的卤汁是西红柿鸡蛋的,准备好:葱、蒜、芹菜、西红柿、鸡蛋。
将葱切成葱花,蒜切沫,芹菜切成小断,西红柿切丁,鸡蛋打散,放入热油中翻炒,醇香四溢。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煞是好看,平添了几分食欲,再吃不到,可就要咽口水喽。
缭绕的烟火气最后在捞出的面条上浇上卤汁,玉白筋道的面叶加上美味的卤汁,等待着与味蕾的一场浪漫邂逅。
好吃的面出锅喽一口接着一口,一叶接着一叶不断吸溜进嘴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有韧性的面条,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嚼劲。
吃完刀削面的感觉就是一个“爽”字。
吃完面后,再喝上一碗热热的面汤,通体舒畅,心里胃里都熨帖了不少。
山西人吃面食丝毫不讲究时节总是觉得吃不够,一天三顿都不嫌多,可真是爱到了骨子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