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死不伤,谁会在乎心理健康?

作者: 八段锦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22:00 被阅读1406次
    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

    作为一名心理科普作者,我发现一个很尴尬的情况。

    抑郁症火了,是因为一个28岁、风头正劲的明星忽然就走了;保护儿童性安全火了,是因为一个“恋童癖”大V的曝光;

    说心理健康还得瞅准个爆炸性事件,而且这些事件多是恶性的,搞不好会被人说是卖人血馒头。

    可若是不死不伤,谁又会在意心理健康?

    记得有一次借陈冠希骂林志玲的事件讲情绪健康(详见:情绪管理:最可怕的是陈冠希永远像林志玲一般微笑),结果有人看完劝我歇会:想太多了吧你?有这功夫还是多干点实际工作好!

    意思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考虑“情绪”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天天白话心理,好像谁都有病似的!

    1、“心理”这个东西

    心理这东西到底是啥呢?

    表面上它和吃喝拉撒睡这些具体的事情都没关系,就像颓废贵族才会谈哲学一样,很矫情。比起心理,有正事的老百姓只关心皮囊。

    可吃不好,睡不香,甚至活不下去,这到底是生理的毛病呢,还是心理病了呢?

    有些心理问题就是从生理来的,而有些生理问题竟然是为了保护心理才出现的。这两者本来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独活。

    既然我们可以很平常心地把生理当做一门科学,为什么不能平常心地对待心理呢?

    身体扛不住的事,谁都会悠着点;心理扛不住的事,却不予理睬。

    对心理健康的长期忽视,就像对一台车,只肯擦拭表面的灰尘,却不愿意从内到外彻底保养一样。

    2、心理不正常

    其实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并不清楚。心理健康是指不古怪吗?

    也可以这么理解啦,心理健康首先就是无异常。按照专业领域的公认标准,心理异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偏离常态。

    只要不寻常的行为都是异常的吗?在大群体中只占少数或统计学上存在差异并不一定是行为异常的标准,尽管如此,这还是经常被用来判断心理是否异常。

    比如在当前的社会,除了特定的和宗教有关的行为,看到和听到不存在的东西一般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但在文字出现之前的社会,幻听幻视并不被认为是异常的。所以这个标准不是恒定的,只是基于现在的认知。

    二、社会偏差。

    通常我们会把自己无法认同的行为认定为“有病的”,不会接受它们。这一条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任意怀疑陌生者的人会被认为是多疑和过于紧张的,但在食人族部落文化中,这是正常的,你不警觉可能会被吃掉;

    同性恋在过去被认为是心理障碍,还可能因此获刑,但现代精神病学已不再将同性恋认定为心理疾病。

    如果这一条标准能早点制定的话,计算机之父、英国数学家图灵就不必被强制注射女性荷尔蒙进行化学阉割,这位功勋卓著的奇才也不至于,仅因为个人生活不符合社会准则而选择自杀了。

    数学天才图灵

    三、对现实的错误认知和解释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感觉和认知系统能使我们对环境形成正确的心理表征。缺乏客观刺激而产生的幻视和幻听等被称作妄想症,比如毫无根据地认定FBI会派人来杀你。

    四、严重的个人痛苦。

    害怕、焦虑、抑郁导致的长期处于痛苦状态是不正常的。

    有明显的痛苦源刺激比如丧失亲人等引发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但经过一段适应和缓解的时间仍然长时间存在情绪反应,或者这种反应严重损害个人的能力和功能则被认为是异常的。

    五、适应不良和自我挫败行为

    导致痛苦而不是自我实现的行为,将我们的能力限制于特定角色或者不适应环境的行为被认为是异常的。比如重度酒精依赖,广场恐惧症等。

    六、具有危害性。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也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比如生活中一些人因为压力威胁别人或者企图自杀。

    从上面六条标准可以看出来,心理异常的判定并不是绝对的标准,它是随着时代、社会准则、文化、具体情景的变化不断调整的。

    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其实是心理状态的不同位置点,它们的差别更多是程度上的。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正常,就像我们的生理也不可能百分百健康一样。

    人类社会发展得越快,面临的压力越大,心理问题的存在就越普遍,你有病别人也有。

    拿出平常心,大可不必在心理有问题的时候羞于启齿,这种羞耻感是心理问题不能解决的第一重障碍。

    另外,人们对心理咨询师等从业者的防备和成见也是寻求正常帮助的障碍。《老友记》里菲比“学心理的”男友,被塑造成了不在乎他人隐私、刀刀戳中别人内心的讨厌鬼。这正是一般人对心理咨询师的普遍看法。

    《老友记》菲比的男友是“学心理的”

    什么时候看心理门诊就跟出门买菜一样,见心理咨询师就像会老友吐真言似的,心理障碍可能也不算啥事了。

    3、防病于未然

    除了避免危害性行为,心理健康的意义更在于理清自我实现的通道。

    任你博取艳羡无数,还是空有挫败孤独,当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却只剩下惶然失措。

    那些对现实不够好的视角和心态、对关系错误的认识和依赖、对个人的贬低或不公的评价,让我们无力适应这个社会,更不可能获得幸福。

    追求外在“实际的东西”之前,最好先建立起迎接一切的心理基础。能面对欲望煎熬、恶意中伤,也能承受得起爱和成功;在不断前行的同时,还不忘保养好这颗特别容易受伤的心。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率先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疾病的角度,转向对希望、乐观、宽容、感恩、积极情绪和幸福等的研究,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积极地改变。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不该输在起跑线上的。

    名医扁鹊有三兄弟,扁鹊说他的医术在三兄弟里最差,可世人只知道扁鹊。这是为什么呢?

    扁鹊说:“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全国。”

    何必要等到痛苦破门而入才慌张地放血施针,从现在就开始了解自己,获得身心和谐之道不是更好吗?

    治之无名,使之无形;未病之时,才是防病的契机。

    ·End·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2017上半年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

    转载需授权,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鼓励我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是不死不伤,谁会在乎心理健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kp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