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

作者: 阿加莎聊心理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23:59 被阅读0次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他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

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其实我们一生都在不同程度的催眠状态中度过,而我们也无意识地接受着各种催眠信息,而这些信息,许多是来自我们的父母、亲友。

我们最信赖的人,它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我们接收的催眠却有分为:"正向催眠"和"负向催眠"。

正向催眠:

这些信息让我们相信我是够好的

我是可以成功的

我是被爱的

我是可以信赖别人的

这个世界是欢迎我、接受我的

我是有价值的,人生是有希望的

生命虽然有困难

但同时可以不断学习与进步

是一段可以被享受的旅程……

负向催眠:

这些信息让我们相信

我是不够好的

我无法成功

我是不被爱的

我不重要

这个世界充满危险

我不能信任别人

生命充满痛苦

我无法脱离苦海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在0-6岁时,人的大脑神经通路还未成熟,有近85%的儿童催眠感受性极高,4-10岁的儿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

由于催眠的关键就在于暗示的感受性,而且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的言语与行为有很高的接受性。

家庭成员的相处中,我发现婶婶和堂弟的关系不太好。这对母子,他们经常互相给对方差评。也正源于对方言语的负向能量传递,堂弟在婶婶眼中,是非常叛逆的孩子,婶婶在堂弟这里是不好的妈妈。

相关文章

  • 催眠笔记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催眠师;老师是孩子天然的催眠师。职场、商场、谈判中,催眠无处不在。我催眠你,你催眠我,我催眠我自己...

  • 自我催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催眠秀节目,催眠大师对于随机挑选的观众进行催眠引导,那些观众在催眠大师的催眠下完全按照催眠大...

  • 如何判断自己被催眠

    有蛮长的时间,催眠师简单把催眠深度分成三种,即是轻度催眠状态、中度催眠状态与深度催眠状态。 轻度催眠状态是指,被催...

  • 催眠练习:day4 催眠是什么?催眠步骤等入门文章

    课程内容:研读 《催眠是什么》《催眠的五个步骤》《催眠的诱导技巧》《催眠的深化技巧》《如何解除催眠》 时间:晚上1...

  • 什么是催眠

    没有体验过催眠的人,会觉得催眠很神奇,真的吗?真的会有催眠吗?催眠后什么感觉?银行密码会被盗吗? 其实催眠很简单,...

  • 2019-4-28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催眠的世界中。 区别在于——你是在催眠别人还是被别人催眠;你是有意催眠别人还是无意催眠别人。 区别...

  • 《图解催眠》读书随笔5

    今天我们来聊聊催眠的相关技术,首先想要进入催眠,催眠诱导是必须要进行的。 催眠诱导就是使催眠者被动的放松、反应性降...

  • 催眠

    闲来无事,偶然中看了催眠大师,感觉甚好。催眠,反催眠。苏醒,又被导入更深层的催眠状态。 医者为病患,...

  • 学习,我永远在路上

    两个周六晚上的学习,催眠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催眠世界,让我们见证了催眠,体验了催眠,学习了催眠。 ...

  • 2021-11-28催眠

    私享汇 在催眠治疗中,根据治疗目标的不同,催眠师会把被催眠者引入到不同深度的催眠状态,而不同催眠深度,有其基本典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催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xt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