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调频散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想致富,就向富兰克林学习

想致富,就向富兰克林学习

作者: 俗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23:40 被阅读62次

    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人我们都不陌生,因为他在雷雨天放风筝做实验的故事小学课文里都学过,但对于这个人的所知一般也止于此。人们更多关注他在科学和政治上面的贡献,殊不知他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开印刷厂,办报纸,在《自传》中,不惜笔墨叙述了他的发家史,总结的经验中提到最多的就勤奋和节俭

    客观来看,他的成功必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当然不能仅仅归因于勤奋和节俭。但是勤奋和节俭却是他本人完全可控的,所以才可以,也最值得学习,尤其在这个浮躁的消费主义社会。

    在社会阶层日渐固化的今天,如果你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很难大富大贵,但勤奋和节俭却是维护个人自由和独立的根本之道。如今社会过分提倡提前消费,各种借贷工具层出不穷,房奴、车奴、卡奴,新的奴隶形式不知不觉禁锢了生命的其他可能,透支未来的财富并非明智之举,再说未来并非全是朝阳普照。

    勤奋与节俭,就像蓄水池入口和出口。勤奋让入口的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节俭让出口的水流小于入口的水流,这样蓄水池才能永久充盈。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说,相比与政府的征的税,懒惰抽我们两倍的税,骄傲抽我们三倍的税,愚蠢抽我们四倍的税。怠惰使万事艰难,勤勉使一切便当。色、酒、骗、赌,使人穷苦。

    智慧如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勤以立身、勤能补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俭以养德、戒奢宁俭、俭故能广。曾国藩就曾说:“以勤为本,以诚辅之。勤则虽柔必强,虽愚必明。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以戒奢为要义”。

    其实,勤奋和节俭不过老生常谈,只可惜,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几人?自助者天助。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致富之道,自助者多是勤奋与节俭的人。那些跟趋势、追风口的投机者,我看还是摔死的居多。

    不过人是很奇怪的动物,道理听多了,反而会麻木,并不一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往往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乌江心不死。

    富兰克林深知人性的难以战胜,一不留神,积习又占了上风,习性太强,理性无可奈何。为了让自己养成良好习惯,他给自己制定了规戒,每日自查。放到三百多年后今天,他的规戒依然发人深省,比如:

    1、节制: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
    2、缄默:于人于己不离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
    3、秩序:东西各归其位,事情各按其时。
    4、决心:决心去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5、勤奋:珍惜时光,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畏之举。
    6、节俭: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7、诚信:不害人,不欺诈。
    8、中庸:避免走极端,忍让化冤仇。
    9、平静:不为小事、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
    10、谦卑: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为此他画了一张表,纵列为规戒项,横列为周日期,每日自查,有没做到的画黑点,做到的留白。一周对一项规戒严密监视,依次执行。这样经过十二周的天天自查,他看到了一本干干净净没有画黑点本子。我读到这里,深感惭愧,相比之下,自己过的日子真可谓浑浑噩噩,还常粉饰地说:性情中人。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我们的心灵受困于古希腊哲学家所谓自制缺失,即是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明明知道应该做什么,实际上又迟迟不愿行动,不管是意志薄弱还是心不在焉。我们一方面有智慧,另一方面却缺乏应有的力量在生活中实践这一智慧。

    基督教把大脑描绘成一个懒散而又易变的器官,它很容易留下印象,但又永远在改变自己的关注焦点,并且永远在抛弃自己的原先承诺。因此基督教的课程既诉诸理性,又诉诸感性,强调共修的感化。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理性的认知远远不够,将理性的认知转化为持续的行动,进而养成习惯任重道远。行文至此,那些古圣先贤的话犹回响在耳边。

    勤奋与节俭不仅是致富的方法,更是做人和修身的手段,套用佛教里的话来说就是精进与持戒。最后,以曾国藩的话:“每日须以精心果力独造幽奥,直凑单微,以求进境。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共勉作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致富,就向富兰克林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im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