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课程是,「重复对方名字,让人觉得你的心里装着ta」
听着特别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会发现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甚至不同场合、不同的人,你的称谓都要有所注意。
下面我们直接切入正题,一起来看名字上的门道。
01 自己的名字要大声唱聊名字是和陌生人快速破冰的好方法。我和别人交谈时,常常处于被动交流状态,遇到的都是很柔和讲理的人。
通常,他们会习惯从名字切入进去。
比如夸我的名字好听。
这时候,我就会分析他的名字,试图让他的名字变得有特色。也就是奶爸说的,“表达自己的好奇,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增强他的存在感。”
正式社交场合下,不要分享不正式的昵称。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记住你,分享你的ID,大声清楚缓慢地讲出来,会凸显你的自信和风度。
我常常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姓,因为我平翘舌偶尔不分。但它不是重点。
着重表达我的名,反而显得亲切而温暖。
因为这个名常出现在英文书里,大胆说出来,会方便大家记忆。
记住你,才好链接你。
我想,自我介绍不仅是破冰第一步,也是打开自己心扉的首要步骤。说出自己的名字,记住他人的名字,是增进信任的重要技巧呢。
02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名字的讲究有很多。特别是我们国家,乳名、学名,乃至族名;以及花名、艺名……等。
那么,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叫人名讳需要如何注意呢?
奶爸分享了四类:
① 传统文化
家中长辈不可知乎姓名,外姓长辈加姓氏,如王伯、李伯伯。
② 外企文化
资历高于自己的不熟的人,要叫职务,如张局、薛会计。
③ 互联网文化
如阿里巴巴叫花名,网易直呼姓名。
④ 传统文化+互联网文化
谨记:职场里最安全的叫法就是姓+职务。
就像尊重大家的性别一样,我们要尊重每种文化。不仅仅是国家层面,而是小的地域文化,我们都要理解尊重。
我想起一个故事。不知道和今天主题搭不搭。简易之,就是「入乡随俗」。复杂点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姓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我们的根。
我之前去到一个公司实习时,那里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花名。我思来想去,仍然报了自己的本名。(本身比较好读好记。)
或许当时上了奶爸的课,我会给自己也取个花名。
但至少当时,我热爱自己的名。
也有很多人觉得取花名难,所以就选本名。部分时候,这个影响不大。今天看到奶爸提到“文化”一词,我突然觉得,称谓间的不同,都是有讲究有意义的。
就像我们说话三思、写诗要推敲,如何称呼他人,也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03 关于记住他人的姓名歪个楼,能够记住他人姓名不仅重要,是真的很暖心哇!
生活中我有些脸盲,但对见过的人,会有大致印象。再见时,我能很肯定见过。主要是因为各自的特色、散发出来的气息。(友好or不友好)
我通常会将名字拟人化,简单化。这样方便我记忆,也体现出亲切感。
但正式场合下,能够记得他人的姓和名,同样重要。
被记住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关于记住他人的姓名,我有两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① 人如其名,我们将人与名字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如是”,还是“反差大”,有了联系,就有记忆的纽扣
② 刻意保存他人的名牌信息,备份记忆,同他人的爱好相联结,由此去记忆姓名
《寻梦环游记》里说,真正的死亡是被遗忘。
我们活着,就是要与这人世间相来往,勇敢表达自己,让自己被记住,努力记住他人,给予一份温暖。
这应该是人与人之间该有的相处之道吧。
2020.09.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