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简友广场心情随笔
推荐|为了诗和远方,平衡地阅读与生活

推荐|为了诗和远方,平衡地阅读与生活

作者: 牧杖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07:00 被阅读0次

若说人类的进步,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我认为莫过于读书。有关书籍与阅读的名言数不胜数。简要列举几位名人所说的话,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歌德也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网图

虽然,几乎人人都晓得读书好,明白读书有益,但很少人天生喜欢阅读;因为阅读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和心境,需要不断地思考与总结。面对各类媒体充斥眼球的当下,自觉并有规律地阅读并非一件易事。在我看来,阅读就像信仰与生活,不仅是一种内心平和的坚持,也是一种内心博弈后达致的某种平衡。

是的,最近感觉自己生活有些没有规律,有时候毫无节制地熬夜地熬夜阅读与写作,导致第二天像丢了魂一般;有时候自己感觉需要犒赏一下自己就完全放松下来,结果想再一次回到状态中向走向刑场一般。

我思前想后,感觉自己是处于正处于失衡状态。做任何事情,毫无节制与肆意放纵,都是一种不合适的态度。如此,三番四次下来,身体被折磨的实在不清不爽。自己是一位基督徒,深知《圣经》教导,《圣经》说:“我儿,你当受劝诫: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道书》12:12)。我没有资格讲自己读书有多少,更不敢夸口自己正在著书。只是想到自己如此失衡的生活是否为上帝所喜悦,是否处于安息的状态,就心有亏欠。

《圣经》同时告诫:“岂不知你们的身子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是啊,反省自己,认真生活,照顾好身体,就是在服侍上帝,不是只有这前提,才能做好其它吗?

主啊,谢谢你及时光照我,使我更加明白自己的境况。想到这里,我决定不再没有节制地延续老路行走。我重新根据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情况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附文末)。

我为何对自己的阅读重新计划呢?原因不外乎我想寻找一种平衡的生活,并于近期已经实践了部分,感觉尚可,希望今年可以将这一计划坚持实施。对于阅读的平衡,我有一下几点想法。

舒适与“痛苦”平衡

读书就像饮食,不能总是读自己喜欢的,好读的,自己可以轻松驾驭的,反而要走出舒适区,读一些令我们“痛苦”的书。读书不能总是读一个类别的书,比如工作后我们很容易陷入只读本专业的书籍,这固然没错,但长此以往,我们就逐渐陷入了一种“舒适区”缺少了很多未知领域的体验。同时,一本书若读的非常舒服,甚至让我们感觉自己可以认同作者所有的观点,这时候就要小心,这时候读的太舒服就是在固步自封。

另外,读书的“痛苦”还应该是身体上的体验。记得上学的时候,我有一种经验,有时周末睡得稍晚,半晌午懒散起床吃过简易早餐,这时候图书馆本来开着,可以轻松地享受阅读时光,但好几次我还是回到床上,舒适地卧榻读书。其实,这根本就是在欺骗自己,几个小时下来根本没有任何进度,既没有休息好,也没有享受阅读,只落得内心无比失落。又不是睡眠前的随意翻阅,大好的日子就这样蹉跎了。

网图

古有读书“头悬梁、锥刺股”,虽然我们不必如此苦修,但最起码对读书的尊敬还是应该的。阅读有时候需要囚禁自己,需要读罢一个段落,掩卷苦思。由此可以稍微理解王国维先生读书三境界之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

需求与喜好的平衡

常读书的人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书籍千千万,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又是如此有限,其间的张力可以体会,其实,这是一个阅读者必修的一门功课。我们需要在对书籍的需求与喜好之间找寻一种良性的平衡。

“过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培养理解力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我自己学习基督教教会历史而言,基本上就遵循了这样的一种原则,刚开始一头雾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思想等等信息根本无法对应起来,也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好,看着众多的该学科书籍,我无所适从。痛定思痛,我决定将这一项工程化为三步,首先读最薄的,最为大众所认可的基本轮廓性的一本相关书籍;然后再读以人物、事件为主线的一本;最后读大部头,将这些零散的头绪归拢到一处,上升到思考思想史的高度。

网图,《圣经》

阅读不仅是追求感官的刺激享受,更是为了心灵的升华。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从喜好逐步向需求迈进,而这一迈进的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实现阅读需求与喜好的平衡。

精读与泛读的平衡

对于这一问题,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意见。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对于不同的读物,使用的阅读方法也就因人而异,有些书就应该精读,比如古典文学和思想性作品;有些书只适宜泛读,比如娱乐性的读物。《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目的分为三种:为获得资讯而读;为增进理解而读;为娱乐消遣而读。作者认为,这三种阅读差异显著,明确表明为增进理解而阅读对促进心智成长最有意义。

如果将阅读比为观光旅游,那么泛读就是说走就走,漫无目的地游玩;而精读就像做足攻略,有条件还提前了解过目的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等知识的深度旅游。

人的时间、精力都极其有限,终其一生,皓首穷经,书不可穷尽。所以,泛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通过泛读,我们才能广泛涉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些闲书、杂书看似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可这些都会慢慢融入我们的血液,为肌肉和骨骼提供必须的营养,它们间接地让我们给自己准确定位,寻找最好的自己。

网图

若说泛读是让自己扩展宽度,以让自己准确定位,那么精读就是明白心中所求,深度挖掘和探索。通常来说,为了增进理解力,促进心智成长的精读,常与慢读、重读联系在一起。一个人阅读兴趣在广泛,都必须有自己最喜欢的几本书、几位作家,或某个时期或思潮的作品,等等,这些作者和作品会一直伴随左右。就我自己而言,我这两天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给自己所列的书目,就是慢读、重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的产物。

阅读与写作的平衡

毫无疑问,阅读与写作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曾读过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学生问季羡林:“做学问可有捷径?我的论文实在憋不出来了。”季羡林笑着回答:“论文岂是憋出来的?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话糙理不糙,季老这话值得我们反复玩味儿。

不论是写作、思考、灵感都需要输入,并且到一定的量才能有输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与阅读同样如此,这二者均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要不断吸收新鲜的养分,相信输出就不是困难的不能移步。相反,不断阅读,恰恰使我们用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我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碎碎念的拙文“今年来,我为什么要坚持写作?”文末总结:

坚持写作,体会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坚持写作,渴望丰富的思想并世界;

坚持写作,写作与思想能力齐增长;

坚持写作,口传和笔宣传基督真道。

网图

初心不变,愿意藉着阅读丰富和提升写作,也期望藉着每天的信笔涂鸦倒逼自己更多地阅读。

阅读与生活的平衡

书的世界虽美,但不能过度沉迷其中,读书是为了更好地体验和享受生活。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文中有两段非常精彩的描述,摘录如下: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为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化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是的,生活是一本大写的书。在家庭中我逐渐学会了爱、责任与担当;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的不足,有时候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甚至不如孩子,我学会了理解、聆听和平等沟通;在工作中我学会了谦让、脚踏实地。

网图

阅读与生活不可分割,阅读,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辨识文字,而是一种往返身心的良性旅程。阅读就像信仰与生活,不仅是一种内心平和的坚持,也是一种内心博弈后达致的某种平衡。平衡地读书与生活,找寻心之所向。



2020年阅读计划表

每天必读《圣经》,至少精读一章。

灵修(慢读)

1月|游斌:《主祷文要理问答》,宗教文化出版社,110页。

游斌:《迎接生生之神:圣诞默想》,144页。

《每周灵粮》,133页。

2月|游斌:《使徒信经要理问答》,宗教文化出版社,100页。

3月|克里斯多弗·莱特:《宣讲成了的福音》126页。

4月|提摩太·凯勒:《诸神的面具》,新世界出版社,226页。

5月|彭臧玉芝:《妈妈丰盛的季节》,世界知识出版社,172页。

6月|卢云:《负伤的治疗者》,华夏出版社,182页。

7月|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349页。

8月|提摩太·凯勒:《慷慨的正义》,上海三联出版社,210页。

9月|杨腓力:《有话问苍天》,中国电影出版社,234页。

10月|杨腓力:《无语问上帝》,新世界出版社,241页。

11月|朋霍费尔:《做门徒的代价》

12月|朋霍费尔:《狱中书简》

思想、专业(精读)

2月|罗伯特·普拉默:《释经学40问》,上海三联出版社,449页。

3-6月|劳斯光:《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4本,1276页。

7月|蔡丽贞:《谁说字句叫人死——从释经史看典范的转移》,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644页。

8月|米拉德·J.埃利克森:《基督教神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617页。

9月|桂诺丹:《从释经到讲道》,美国麦种,586页。

10月|高伟勋:《圣经神学与解经讲道》,美国麦种,399页。

11月|桂诺丹:《从旧约传讲基督》,美国麦种,516页。

12月|侯活士:《和平的国度》

文学,教育(感悟、学习、实践)

2月|杨绛:《我们三》

3月|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

宋天天:《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4-5月|海姆·G·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二、三)

6-7月|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

7-9月|托福妥耶夫斯基:《卡马拉佐夫兄弟》(上下)

10-12月|路遥:《平凡的世界》(一、二、三)

相关文章

  • 推荐|为了诗和远方,平衡地阅读与生活

    若说人类的进步,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我认为莫过于读书。有关书籍与阅读的名言数不胜数。简要列举几位名人所说的话,余秋...

  • 理想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理想的诗与远方。 诗和远方,我理想的诗和远方是什么呢?未来的理想生活又是什么呢...

  • 生活与诗

    人们常常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现在多少人为了生活而奔波,可曾体验到诗与远方?

  • 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 “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

  • 生活的常态

    生活,有鸡毛蒜皮,也有诗和远方 愿你能两者平衡,做到内心富足和充盈。

  • 2017-09-04

    生活,属于诗和远方。 现实,止于窗与楼房。 推开沉重的书房, 却只能悄悄合上。 梦想,葬在诗与远方。 生活,遥望星...

  • 其实,你以为的诗和远方,买不起面包

    曾有一段时间非常非常地流行一段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所以,很多人为了所谓的诗和远方,他们不惜...

  • 要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很多人为了诗和远方,不得不暂时苟且,但苟且着苟且着,就忘了诗和远方。恍惚间,已到...

  • 李石卵自传简介

    李石卵自传分为了两个部分“诗和远方”和“生活的苟且” 。诗和远方向大家展现生活的美好,希望能让你在不易的...

  • fy诗和远方3

    你要的诗和远方,本身不难。 生活如诗,那么就保持优雅地生活,活出景致的自己。除了工作,保持阅读,让平静和充实占领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荐|为了诗和远方,平衡地阅读与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yn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