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象与骑象人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
作者是乔纳森-海特
看了简介,发现这本书是讲如何寻找幸福。通过心理学,宗教等告诉你,如何通往幸福之路。如果我是作者,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是会怎么写?我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呢?
前言提问: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过日子?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这个便利的世界里,智慧如此廉价泛滥。一座图书馆里藏着人类至今为之所有的智慧。可是我们真的可以学到这所有的智慧吗?不,因为图书馆太大了,每个人只能看一小部分皮毛之作,书籍越多,阅读品质反而越低不是吗?囫囵吞枣,可能一无所获。用心品尝欣赏,可能人生早已得到改变了。
萨士比亚说过:事情没有好坏,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如何品味这本书?
作者告诉我们,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
第二部分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第三部分幸福来自何处?我们应该怎么做?
最后留给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么一分析,我心里就大概知道我应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这本书,我将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同时怎么去学。
正式进入第一部分的思考:
人的心里是如何运作的?
第一部分有两章,分别是分裂的自我以及是什么令你幸福。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能联想到什么呢?什么是分裂,就是分离的意思,这里把人的心理运作说是分裂,那是否是说,我们的心理是分裂的呢?
什么令你幸福?那什么又是令我们不幸福的呢?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我们惯性的思维?让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到幸福?
那读到这里,我已经对第一章的内容感到很期待,因为我有很多问题想知道。
什么是分裂的自我?
作者用一个比喻来解释。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个体。一个是大象,一个是骑象人。大象代表的是我们内心的潜意识。骑象人代表的是理性。
举个例子,日常生活中,我们明明知道要早起,理性告诉我们要这么做比较好。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会失控?明明知道这么做比较好,比如说要早起,要努力,甚至告诉朋友我会这么做,但是内心隐隐约约知道自己不会做。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总是战胜不了。早起不了,静不下心去读书,坚持不了等等。
这是因为当我们心里的大象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我们根本斗不过它!
那我们人这个个体,是如何进行分裂的呢?
总共有四种,第一是心灵与身体的分裂。第二是左脑与右脑的分裂。第三是理性与感性。第四是控制化与自动化。
(第四种最有意思。在这个理论理,作者认为,依照我们的进化来看,骑象人应该是大象的仆人。理性,应该只是激情的奴隶,除了服从,没有其他的可能。总的来说,就是骑象人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它不是国王,总裁,也不是能紧控缰绳的马夫。骑象人是有意识,控制后的思考。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包含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只有大象和骑象人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杰出的人类。但是啊,我们平时在两者的合作中,总是状况百出。)
既然大象和骑象人的协作中,总是状况百出。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呢?是什么导致骑象人和大象总是分裂呢?我们想获得幸福,就要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就是让四岁的孩子,决定是等几分钟时间,获得2块棉花糖的盘子还是跟随内心的欲望,立刻就要吃,但只能获得一颗棉花糖的盘子。这个试验后来的得出的结论是:能运用自己有限的自制力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懂得摆脱诱惑的控制,都是情商的技巧。
例举这个试验是想说明什么呢?
单靠意志力,我们骑象人是很难打败大象的。也就是我们的意志力很难打败我们的欲望的。
为什么我们老控制不住自己作出愚蠢的行为?吸引力法则如何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
当我把第一部分第二章:是什么令你幸福看完以后。有在我脑海里留下什么吗?我甚至已经忘记了它的每一个小节说的是什么了?此时此刻我才了解,原来我一直以来看的书,以及不喜欢看书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大脑根本没有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我基本上都是看完就忘光光了。没留下什么有利的东西来刺激我大脑的快乐神经。所以我不喜欢看书,也总是看了就忘。
现在我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理解和收获这本书的内容。
首先,第二章的题目是:什么令你幸福?
到底是什么能够令我们幸福呢?
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在书里说过——你认为生命本身是什么,它就是什么。(Life itself is but what you deem it)
波爱休斯的例子,说明了不幸或者幸福其实都是发生在我们大脑里的一种活动。
波爱休斯一直非常的幸运。出生最显赫的家族,接受最好的教育,不仅在哲学上大放光彩,而且官运亨通。当上最高的官。家庭富裕,婚姻美满,孩子争气。可以说获得人世间所有的好运了。可是在他的个人权势和财富达到顶峰的时候,却惨遭官场陷害,不仅财富名利被剥夺,还被处死。
在这个过程中,他写出了《哲学的慰藉》表现出处死前过人的冷静,自制与勇气。
那作者真的是要赞扬波爱休斯不同于凡人吗?天生有抵抗人性的大象的能力吗?
不是的。后面作者说了,在一开始面对这件事的时候,他整日哭泣,诅咒上苍对他的不公平,哀叹自己年岁已大,幸运女神不再眷顾自己了。
有天晚上,当他在自怨自艾的时候,庄严的哲学女神出现了。他责备波爱休斯,一点哲学家的样子都没有。哲学女神说,幸运女神向来善变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完全随他意。但是波爱休斯拼什么把幸运女神拴在自己的身边呢?
世事无常,改变本就是幸运女神的权利呀!
看到这个例子,我不仅也开始反思哲学女神的话。是呀,我们每一个人只想永远拥有幸福,快乐,幸运。当生活不由我们自己想的那样去展开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抱怨,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其实人生所有的喜怒哀乐,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是悲惨的。同理除非你知足常乐,否则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你快乐。——建议看《哲学的慰藉》
看完第一部分,我学到了什么?其实说我学了多少东西?是否悟到什么能够改变我生活的道理。额,其实目前为止还没有。甚至我连理论都有些迷迷糊糊。可以说我明确的知道,我跟作者不是同一个等级的。里面很多实验,案例,结论。我都有些糊里糊涂。不过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说完全没学到东西也是不可能的。
我收获到的是,原来我们每一个的心理,都是分裂的。一个是显性的骑象人在试图控制我们的行为,想法等等。一个是大象,也就是我们的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等等。大象才是控制我们真正行为和想法的操手。骑象人根本无法控制有意识的大象。理解到这个,也就更加明白,我们的一些不可控的行为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么也对本书的第二部分,如何与大象相处。更加好奇和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