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49章,意思是说:与人有利者,我善待之,与人不利者,我也善待之;这是无为的善;守信者,我对他守信,不诚信者,我也对他诚信;这是无为的信。
善是有利的和有益的。德是遵道的和无为的。
对于有利于我们的人和事,应该以善对待,因为正向反馈是沟通的基本原则,投桃报李和得寸给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对于不利于我们的人和事,也应该以善对待;因为善待万物是大道的特征,也是高尚的品格,更是宽厚的情怀。而绝大多数不善的人和事都是自然的,客观的和本能的,并非故意的,针对的和蓄谋的;天上打雷和毒蛇咬人并非恶意而是本能,虽有危害但非恶意。智人都会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和善待他们,只是加强自我保护而免受其害而已。做到了善待有利的和不利的人和事,就会具备了遵道的善和无为的善。
得到了恩惠和利益,我们当然要报答和感谢,这是充分的良心和优秀的品格;受到了委屈和损害,我们需要宽容和饶恕,这是宽阔的胸怀和巨大的涵养;感恩之心是基本的,宽恕之意是高尚的,小人忘恩负义,凡人感恩戴德,高人宽容饶恕。怀恨忘恩的人很平凡,仇视有害的人很庸俗,而为了全局,大众和未来的缘故,放下仇恨和饶恕罪恶,则是高级,高尚和高明的。
信是坚守诺言的,不信是表现食言的。
对于信守诺言的,我们应该遵守承诺;因为对等回应是起码的遵则。对于失信食言的,我们也要保持诚信;因为诚信是文明人的自己的素质和品格,不会因为对方的失信而放弃自己的诚信。对守信的人诚信是责任和义务,对不守信的人不诚信,虽有理由但不高级。对不守信的人依然诚信是格局和境界。因为诚信是现代的,文明的和发达的社会最高效,最便捷和最有利的沟通原则和协作基础。
凡人对等反应,恶人损人利己,好人善利他人,圣人普度众生。报答他人的善是平等,宽恕他人的恶是高尚,侵害他人的利是罪恶,给与他人的利是善良。黎民百姓都是己愿为准则,以私心为依据,用利害去判断,分是非来认知。这些都是平凡的,庸俗的和幼稚的思绪。圣人则是以大道为准则,以规律为依据,以天下为己任,以自然为基础;这些都是高尚的,长远的和成熟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