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4期“勤”专题活动。
算起来,英子快“退休”两年了。
像大多数老年人一样,英子操劳了半辈子。51岁的年纪两鬓就已经开始冒白发。然而从职场退下来,没有丝毫地休息时刻,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儿子的小家庭,帮忙照顾刚刚才一岁的小孙女。
英子一开始挺不适应的。虽然自儿子结婚起,就一直和儿子儿媳妇同住一个屋檐下。儿媳妇是大着肚子嫁过来的,英子没有陪护。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她就出门去上班了,晚上六点半才会回来。婆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热络。
在孩子还没出世前,英子对儿媳妇其实没什么不满的。由于儿子上班的地方离家不是很远,午饭通常是在家里解决。儿媳妇尽管大着肚子,还是尽心尽力准备午饭晚餐。英子下班回来的时候,饭桌上总是有热乎乎的饭菜。
那矛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儿媳妇生产完,英子陪护完月子期不久以后。儿媳妇坚持自己一个人可以照看孩子,不用英子帮忙了。这其实都是有预兆的。两人一同照顾孩子的时候,不时有些不同理念上的纷争。英子看破不说破,也没强求,就又找了份闲差开始上班。
日子是在小孙女满一岁以后,开始变样的。
之前英子说过,儿媳妇大着肚子也会认认真真负责料理一日三餐。即使后面一个人带着孩子居家,午餐晚饭也没让英子操过心。有时候趁着孩子休息,还会给孩子准备辅食,或是烘焙一些面包甜品。
总之,还算得上是一个勤快务实的儿媳妇。
然而好景不长,孙女还没一岁半,儿子就突然找到英子商量说,能不能退休在家带小孩,说是儿媳妇想出去工作了。
英子没考虑多久就答应了,她想年轻人嘛,是该好好拼搏的,毕竟养育孩子长大成人,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
于是英子和儿媳妇的位置对调了。英子开始负责一日三餐,儿媳妇早上八点左右出门,六点半左右回家。
不同的是,以前英子下班回来,会主动帮忙照顾一下孩子。而儿媳妇下班回来,就直接瘫在沙发上玩手机。英子不得不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准备晚餐。英子有好几次想开口跟儿媳妇谈论一下下班以后的事情,结果看到一同瘫在沙发上疲惫的儿子,她选择把一切都压在心里,不言明。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两年,咿咿呀呀学说话的孙女已经可以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英子却越发憔悴了。
因为儿媳妇在去年秋末怀上了二胎。这是英子曾殷切期盼的。一个小家庭里面始终还是要有一个男孩子的。这算不上重男轻女。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规矩。
只是,儿媳妇的二胎表现和一胎表现截然不同。
英子都快要忘记儿媳妇有多久没有进过厨房了,更别提洗碗。擦桌子这种事情也是没见儿媳妇动过手。周末休息的时候,嘱咐她做个包子也是一脸的不情愿。陪孩子的耐心也极其浅薄,陪玩一会就拿出ipad给孩子,自己则抱着手机在一旁刷视频看小说。
卧室卫生也是一塌糊涂,木质地板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也不见儿媳妇动手去清理。穿过的袜子也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再一股脑地塞进洗衣机。
懒惰、邋遢,英子想不明白,儿媳妇怎么会变成这样。
从前那个挺着孕肚大清早走两条街去拥挤的菜市场买菜的儿媳妇,那个抱着赤忱之心照顾孩子的儿媳妇,那个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手工面包甜品的儿媳妇,好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一样。
英子试图跟儿子谈谈,可是每次想跟儿子交谈时,发现儿子不是瘫在沙发上打游戏,就是瘫在沙发上刷短视频,一整个颓疲的模样。
“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英子看着儿子因为缺乏运动而明显发福的身躯,明白了儿媳妇的转变。
或许是激情褪去,不再为爱痴狂了。
当只有一个人辛勤支撑,另一个人坐享其成时,有些东西确实很难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