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本文和本书
1.本文缘起
心中不再纠结,《韭菜的自我修养》已面世数周,此刻发文可以彰显本人“高风亮节”,继续假扮不蹭热点的“清流”。身边朋友的观点大致2种:
1.1-又被割了,书中观点毫无新意;
1.2-急于给自己“恢复人设”的辩解之作;
其实我也在本书出版后第一时间拿到了免费的PDF电子版,而它的命运也和我收藏夹里众多未阅读的免费PDF书籍一样——下载完成并放置到指定目录的那一刻,即为最后一次操做……
好吧,假装我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倡导者”吧,本书电子版花费19.99元之巨 —— 只为亲测是否“被割”。
2.内容精炼
本书内容极为精炼,甚至可看做“公众号文章合集”,即便全书细细品读也用不了2小时,难怪很多人大呼“被割”。
但我觉得本书依然有很多精华和可取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2.1-交易中的人性
2.2-交易“心法”
2.3-风险控制及应对
2.4-作者解释及声明
虽然我没有去新东方现场听过李笑来讲授英语课,但从他的几本书和历次对热门事件的回应来看,他的逻辑能力值得学习。
于是我有了三点“政治不正确”的感受:
1-仅仅掌握“真理”是没用的,没有“逻辑”的加持只能是谬论;
2-在强大“逻辑”的加持下,谬论也有机会变为“真理”;
3-绝大多数书籍、文章的论证,不似物理世界需定理公式严格计算,更多是论点、论据及行文技巧。
三件套3.交易中的人性
3.1-“韭菜”是在交易中没有赚钱甚至赔钱的散户,如果赚钱者不去安抚他们脆弱的心灵,或“谦虚”的称自己为“老韭菜”,他们就会恨你 — 是你赚走了他们的钱,是你割了韭菜。
3.2-韭菜观点:交易是零和游戏,赚钱者收益来自赔钱者;
作者观点:在牛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赚到钱了,少数人赔掉的金额,全然抵不上那么多人赚到的总数;到底哪一根韭菜被割了?在熊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赔钱了,大量的人赔掉的总金额,是少数人赚到的总额的无数倍,谁在割韭菜?
个人观点:扑克和麻将一定是零和游戏,期货一定是零和游戏,炒股和炒币到底是不是零和游戏?
3.3-市场成交是买卖双方互相成就,何必在成交后心中互骂对方“傻X”,而不是彼此感谢?一切礼貌与修养,本质上都是深入思考的产物,和说不说脏话没关系。
4.交易心法
4.1-要有正确的交易策略,举例:下棋是最为公平的游戏方式,双方棋子完全一样,却因为不同的走法而产生胜负。
在错误的时机做了错误的交易决策怎么办?等待下一个正确时机。
4.2-以“抛硬币”为例,缺乏耐心是表象,缺乏实力是本质 -破解之道:提升自身实力,获取“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即“场外赚钱能力”。
4.3-交易频次越高,越接近“零和游戏”,宏观角度来说,只有交易所是赢家。
“韭菜”的幻觉在于,他们用行动表明他们的坚信和坚持,他们认为自己的智商与体力,完全可以打败手续费……殊不知,“抽水”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真的不是哪个个人能够打败的,看看世界各地的券商就明白了。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所以,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 以上内容摘自 本书第12节 -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5.风险控制及应对
5.1-明确风险
任何事物的早期,都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区块链项目更是如此 。
“被套了”之后才开始研究“价值投资”的,都是善良的韭菜,因为他们起码还在“默默地承担自己错误决策所带来的损失”,而后希望通过“学习”改善自己的遭遇。
更极端的“韭菜”,其实是更常见的“韭菜”,一般都是要“维权”的!再一次,他们要“讨个说法”,讨一个让自己舒服的说法。
2018年7月,雷军的小米在香港上市,当天破发(跌破发行价)。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成了“高位接盘者”而“被套”,很多人成了所谓“被割的韭菜”,那么,请问,“割韭菜”的人是雷军吗?
如果当年破发之前买Facebook股票的人在破发的时候并没有“割肉”而是持有到今天,他是赚钱了呢?还是赚钱了呢?!
在现实的交易市场(比如股票市场)里,法律法规发展完善了这么多年,以上的恶行也从来没有被铲除干净过,法律是滞后的,坏人是不断进步的……区块链世界里呢?在一个法律更不完善、更为落后的世界里,当然坏的资产更多,欺骗也更多!
——以上内容摘自 本书第13节-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呢
5.2-控制仓位
这个不用细说,无论炒股炒币炒期货炒外汇……都是铁律之一,当然了,能知行合一的人也是极少的。
5.3-止盈和止损
-数字币交易365天x24H,波动极大,需要设置相对合理的止盈点和止损点。
-没有谁能精确在卖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那个价格点位只是交易双方“冲动”的结果,实际成交量很少。
止损线到底应该定在哪里,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甚至,连交易者的性格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最要命的是,你的性格确实在此时此刻决定你的行为,但回头仔细观察,你此时此刻的性格,更可能是你过去长期行为所决定的。
—— 以上内容摘自 本书第11节 -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6.作者解释及声明
对录音事件、比特币首富以及同台湾某位合作者的事件说明。这部分内容不做过多解读了,见仁见智吧,毕竟我也不是事件里的当事人。
我希望自己的观点尽量客观,即不粉 也不黑,“录音门”发出后我也写过一篇:关于“李笑来录音门”事件的几点看法
一句话概要:币圈“套路”大揭秘,但股市其实一直这么“割”的。
二.关于常识
这又是一本“常识”级的书,和那本《挣到第一个100万》一样。但往往因为常识太过肤浅,大家都觉得“不是干货”,于是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各种“速成培训”。有需求就必然有提供者,这是铁律,也是人性。
小时候,毫不费力,每天打游戏谈恋爱还上985/211的,是极少数人;
长大后,随便在市场上买几个股/币,然后赚了大钱的,是极少数人;
创业时,迅速三年走完ABC轮,成功敲钟的,是极少数人
……………………
相信我上面所说的,是极少数人。并非“悲观厌世”,只是“尊重事实”而已。
可参见前文:个人随笔:旧书重温及“坚守常识”
三.由标题产生的误读
其实很多书的标题都“耸人听闻”,比如——
“笑来三件套”里的《财务自由之路》 ——绝对不是一本教人怎么炒币的红宝书
“之乎大神”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绝对不是一本装*炫技书
我认为“荼毒甚广”的苏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绝对不是说,产品经理是一个很低门槛,很随意就可胜任的岗位
我相信,看完这三本书的人很少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响彻业内,却真有几人翻阅此书?如果后面时间允许,今天提到的这基本“误读书”,再单独撰文~
心中另一个声音响起:吹牛*,你都许了多少妄念出去了,赶紧该干嘛干嘛吧,别扯了
本文发布于2018.9.27日,同步于2018.10.9日
鉴于编辑器及更新同步的缘故,诚邀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飞扬日知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