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3377/79d51e1372ce1182.jpg)
《太平广记 卷三九九 陆鸿渐》记载陆羽对煮茶之水颇有研究,人取扬子江南零水,羽观之则言,是水上部为江边水,下部为江心水也。问之,果然。前则有言,蔡邕听琴,有肃杀意,问之弹琴者,盖得观一螳螂欲捕鸣蝉也。又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载: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云:"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神奇若是。
吾国之人,迷信以往,所谓厚古薄今也。细绎之,则古代之传说,经世代之演绎,早已神化也。既以蔡邕听琴论之,前有记述,唯琴曲稀少,耳听已熟,稍有不同,则能辨别,无他,耳熟而。是则之陆羽,能辨别水之在江位置,或与蔡同。《茶经》有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未曾与是则之说相酹者。盖水之与茶,若墨之于纸,两好方有佳饮。而水中之微量元素,或与茶叶之茶多酚、黄酮类的物质发生反应,或助其芬芳,或抑其色变,当是有助于茶之发挥。山水者,为树木草丛所吸附,经山石过滤,含草木山石之元素,其泉而出,非有他物污染,自是最佳。江水混杂,流经多地,其元素或融或离,然其流也,不可尽止,是为其二。井水静流,受污染多,自是最次。此某之理解也。
康熙西学颇有功力,尚检测水之比重。大约是玉泉山水比重最大,其次为西山他水,最次为井水。有记载,康熙颇以此次检测为傲,以为陆羽不如己身也。《红楼梦》妙玉品茶一节,给贾母之茶,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盖是源自旧时南京乃至江南人家爱用梅雨烹茗之俗。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入梅后,家家洗刷瓮缸,放置在庭前,收蓄雨水,以供烹茶。徐士鋐曾赋诗曰:“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即是江南黄梅时节一首风俗诗(《红楼梦》“妙玉品茶”源自老南京“梅雨烹茗”习俗—金陵晚报 ,2022-08-29 )。盖梅雨季节雨水丰厚,地下天上循环快,污染少,类似于蒸馏水。观傅杰回忆,彼时王府既以蒸馏水为珍,其家有一套装置也。惟妙玉敬宝玉之茶,用的是梅花上的雪,搜集下来,保存五年之水,不可思议。孟樾夫人以茶叶入荷花,以茶易于吸收外味。难道梅花之雪水,含有梅香?
食品工程中,有一类品酒师之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品尝酒类之香味,辣味等等。据说其舌,国外有千万保金。以彼之品尝能力,或可得之茶水来自梅雪,还是山泉。
此类,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