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第三十三篇原创文章
记得有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吃早餐。刚下车,我问他,你吃什么呀。他答道,来碗面好啦。
我刚抬脚,听见他说,我要那个饼子。那要几块呢。我定住问。
三块。他说。卖饼子和卖面的,不是一个地点,离得有点远。我回他,那我去买饼子,你去买面吧。他点点头。
我径直去饼子摊上,跟老板说,来三块饼子。刷微信支付完毕,我就在一旁等着。
只见老板油炸了一张有锅面大的饼子,我愣住,这样的饼子来三块,我怎么拿走咧,会不会买多了,这吃得完么。
我正在心情暗涌之时,老板问,是三块吗?我说,是的,要三块饼子。然后,老板拿起刀,对角切下三块,装好,我拎了就走。
我去找朋友所在的面馆,把饼子袋往桌上一放。他看了一眼说,你买的是4块五啊。我说,是啊是啊,你怎么知道的?这不刚好是三块吗?
他说,你个猪头,让你买的是三块钱的,不是三块饼子。我怔了下,顿时大笑了起来。
怪你没说清楚啊,这只能说明,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哦。我笑呵呵地说。
他夹起一块饼子,放我碗里,那你也吃一块吧。我边吃边觉得,字面是一样,可实际意思大不同了。
这发生的小误会,不算什么大问题。
如果发生在同事之间,那就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同事与朋友的关系,肯定是不同的,对待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有很大的出入。
这就会牵扯到文化素养问题。有调查显示,中国有几乎一大半的人高中未毕业,也就是说,低学历的人太多了。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这两种苦的意思就不同。
生活的苦,是用廉价的劳动力换取来的,是被动状态;而学习的苦,是用脑力换来的,是主动状态。
很多人都不愿意吃学习的苦,觉得学习很困难,主要还是诱惑太多了。光电子产品占去三分之二了,三分之一用来睡觉的。
去个洗手间,手机也要带着,真正做到了机不离手。君不见,现在15/6岁的孩子都出来打工赚钱,用汗水换来的钱,买游戏装备或化妆品。
可悲可叹啊!但那又如何?低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在沟通交流上存在障碍,必然导致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我这位朋友学历不高,中技文凭,18岁开始就参加工作。也走过不少弯路,所幸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曾遇到过贵人。
知恩图报,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做到了。可低学历依旧是他的硬伤,也是每个低学历人的硬伤。
韩寒刚出道那会儿,很是得意地说,我大学没读完,不一样是成功者吗?出书,让他赚到了一大笔的真金白银。
可后来,韩寒承认了,没有读完大学,是自己的遗憾。只有在大学的校园浸泡过的,身上有种特殊的气息,那是一种洋溢着醇香沁人的味道。
跟出了校园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面貌。人的一生,必须进入大学,那些曾经是北大学子身上所流露的非比常人的气质及素养,一直在激励着年轻人的向往。
要知道,学习的苦痛是暂时的,但未学到的痛苦却是终身的。现在受学习的苦,后半生就会容易许多。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反之,整日不做事情,不思考,只吃睡玩,那你这一辈子就只能做脏房间里的蟑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