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那还用辛苦学习吗?老子认为,天下真正要学的是道,但道只能悟,不能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他又认为道之外的各种学习都不重要,而且学得多了,离道就越来越远。有很多“书呆子”学得多,就越不明天下大道。
所以老子的想法,人们少学一点不要紧,少而又少,反而能进入无为的状态,接近大道。这是无为思想体现在学习上。
天地之中所蕴藏的自然大道,一般的学习很难学到,既然学也不用,他不希望人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到处听课。真正的老师,在自然,在自己心中。向大自然学习,能明了生存法则。遵循自然规律,一切是顺风顺水,违背自然,人类也无法生存。
那是不是老子反对一切学习积累,也不尽然,有利于民生社稷,有利于社会发展,这也是符合大道的。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有事”“无事”,来说明治理天下,希望天下尽量不出现种种事端,治理者不能打着各种旗号,给天下制造祸端,这就是最好的治理。
治理天下,不要自找麻烦,如果有太多的麻烦就不适合治理天下。完全不找麻烦的治理者,就是圣人,把自己消融在百姓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