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赠书,我选择余秋雨的《老子通释》。家里有一本余教授的《文化苦旅》,他为当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我喜欢学习,一直读他的文章。
拿到《老子通释》读了几遍第一章,先看看教授的译文:
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
无,是天地的起点。
有,是万物的依凭。
我们从总是从“无”中来认识道的奥秘,从“有”中认识物的界定。
从远古时代人们迷信具有人格意义的神、鬼、灵。后来又产生怀疑,把人的变化归结为“命”。古代思想家又进一步把“命”的概念抽象化,产生了“道”的观念。(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由此可以看出来,“命”是个人化的设想。前天在饭桌上听姐夫唠嗑,他已经胖到了二百五六十斤,也不愿意减肥。
他说:“人最终怎么死都是命中注定的,不是减肥了就不会生病。因为减肥这也控制,那也不能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生不如死,自己从20岁就一直胖,没什么不好啊!”
他的话,我竟然不想反驳,也不去举例说服。每个人活着的意义和目标不同,不能要求他人和我们一致,也不会附和别人。
那些命中注定是借口而已,为自己不去改变自己生活习惯,表面上是遵从命运,实际上是顺从自己意愿。根本不存在什么超级力量控制我们的命运。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宰,不赞同命中注定。有的人偏要将命运交给未知神秘力量。
道是超越人“命”的宏观思维
有时候我们能把命中注定揭穿,好像又不需要,看透说明白人生也要走下去。说不明白在人生中慢慢去悟,更是人生体验。
老子开篇讲道都说不明白,只有玄妙的未知、若有若无、知而未知,更能接近老子心中的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