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纪要#1

作者: 大吴说俩句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19:40 被阅读0次

0.说在前面

    从实习中一路摸滚打爬过来,现如今回头看以往一些纪要实录,能与过去的自己再次碰撞,总觉着挺有意思。本文保留了那时的思路,并在现如今之理解上作了适当解释。

1.说明

大三结束,刚从投简历-面试-投简历的循环中解脱出来,目前进行产品相关实习,死不来又快活不下去地生活着。

然本文的重点是:经过了两周的实习,期间有过迷茫,有过急躁,也有过失落,于是随便聊聊过去两周的经历与收获。

本文2000多字,预计5分钟看完。

如今批注:实习生前期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二:①熟悉工作流程、②学习工作技能。为何迷茫急躁失落?考虑有二:①处理的工作较为细碎(业务稳定发展,实习期间并无"价值较高"的工作安排)、②导师也未贴近实习生的实际作适当引导(对方是有十年经验总监级别前辈,高度不同,自然理解有些出入,那时或许有位三年经验的导师进行指导,相必从可操作性上来看,会更加好)。

2.所得

2.1

下载一些必要的办公软件,开始认真体验公司产品,简单了解公司现有的业务。如果公司有2个产品,其中的部分功能是一样的话,整个账号体系其实是固定的,后续的产品另外搭建一个架在原先之上,汇总到一个,用对应id进行关联。

如今批注: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账号统一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若是在前期统一,可能会局限业务自身发展(产品形态不同、国际化要求等);若是在后期统一,则在用户匹配、数据迁移上也不好处理。

2.2

了解公司的产品设计,最好先进行竞品分析,了解行业趋势。于是聚焦在小视频这块儿从用户思维开始罗列、对比市面上相关竞品这个功能的相关点。

竞品分析上报后,与导师沟通后,获得反馈如下:
①在类比陌陌、快手等核心体验上,诸如视频列表拉取、展示,封面清晰程度,视频卡顿情况上把握个人还是做的可以。
②切忌使用用户思维做产品,产品应该使用PM思维,这源于报告中提到一点,在添加背景音乐功能中,针对用户所选,反推用户的倾向性,从而在曝光位对不同背景音乐的曝光相应调整,导师反馈: “通过音乐各分类的使用来推测用户画像,这个思维路径是不合理的。产品在设计好给用户用之后就已经是有引导作用,音乐列表中音乐排列的顺序、位置(即音乐的曝光度),必然影响用户在使用上的数量,因此从使用数量反推这个路径是不对的。”

如今批注:这一点还是形象地获知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的差异。实际上,两者都应该兼备,产品自身的引导性、用户使用的趋向性。前期以产品引导为主,后期适当基于用户使用趋势做热门曝光。

2.3

个人给导师的感觉是“积极+急躁”,过于想表现自己。导师给我的成长路线是先打基础,更多地锻炼自己的思考维度与表达,而不是按照他已有的想法输出需求文档、原型等无思维性的东西。

后面再调研了其他相关的竞品,通过(用户思维)对纯功能化不带个人情感的体验、罗列、细化、对比,让自己对整个大局有比较清晰的看法,思考同样功能,功能设计上有何不同,为何不同,而导致最后用户使用的效果、呈现效果也不同。也学着开始从用户思维跳转至PM思维,并通过输出文档慢慢提升自己在技术或者其他团队人员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对竞品的分析,简单说一下竞品的特点:

快手:简单,用最快速的方式纪录生活有趣的瞬间

        纪录生活不需要过多的美颜与滤镜,讲究的是真实,只有一键美颜;

        可选照片制成照片电影,类似PPT的形式;

        纪录生活瞬间,所以拍摄时间最长是8s,可能因为8s所以没有最短限制;

        显示歌词字幕;

        不提供下载,考虑是生活中有趣的事,而生活无止境;

        纪录生活中的事,所以发布的东西需要有相应对应的权限;

        只有8秒,消费者端不需要暂停。

陌陌/火山小视频:社交类

        可能倾向于前者摄像头的使用,后置不推荐,所以在后置闪光灯上并不care;

        倒计时有多了个10s的选择,在前置上给予用户更多的准备时间;

        会更加注重同类社交的区分,比如陌陌的添加话题;

        美颜磨皮、滤镜、都是具备的;

        不显示歌词,干扰人脸,影响社交。

抖音:音乐创意社区

        音乐创意社区对音乐要求比较高,所以分类比较多,且比较有创意,支持搜索和收藏;

        动画比较少,美颜是一键美颜;

        制作阶段支持比较多的特效,即在视频层面上,而贴纸文字涂鸦等皆不支持;

        社区属性支持话题,@好友,创意允许下载,且无权限、无位置分享。

一闪:GIF创作与分享

        GIF动图类没有音乐、动画;

        美颜也没有,只有滤镜,一键直接拍摄GIF,不可暂停;

        制作阶段更多地是对照片的针对性处理。

如今批注:那个时候短视频兴起不久,我们公司也在做短视频业务,故做了一些了解,但最后也没做起来。回过头来看,那时公司支撑资源并不多,产品也无明显上的特殊亮点,原本是打算基于已有业务做的短视频拓展业务,终究是在垂直领域切入失败,沦为大众短视频APP中的一个。

2.4 再思考:为什么竞品有我们没有

       竞品调研后,再次思考产品功能,想有与没有的可能,后边将自己的想法整理输出,对应公司协作网站上的相应文档,进行比较。经历自己整个思考,还是蛮有收获的。

如今批注:查阅学习前人经验值之上的文档,能收获不少,但问题也不小,有疑问也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由于文档输出人员已离职或其他原因)。

2.5 为什么微信群聊是500人,QQ是2000人?

a.计算平台不同

      QQ是从PC端开始的,其自带商业化的闭环,2000人群是为了满足大家商业化的需求,并且提供了群主、管理员和其他一系列管理权限,帮助用户更好管理;微信是从手机移动平台开始的,没有过多商业化,只有群主的权限,超100以上不可直接扫码进群(需要拉人才可以进群)。

b.信息噪音不同

      由于计算平台的不同,导致信息噪音也不同。QQ2000人的群可在PC进行操作,最新消息和历史消息在PC端可以完美兼顾;微信在手机端无法同时兼顾最新与历史,所以只能从人数上进行控制,尽量防止信息噪音过大。

c.设计逻辑不同导致分发不同,分发不同,效果不同

      设计上QQ可以直接通过QQ群号码进行分享,分发比较容易;微信只能扫二维码进群,并且在超100以上不可直接扫码进群(需要拉人才可以进群)。

如今批注:以前作为实习生,面试官总问微信和QQ有什么区别,预设是通过这点,考验应聘者的产品思考及其他涉及面,而作为已从业人员,面试官则更加注重相关行业的经验。

2.6

      是产品设计引导了用户需求,还是用户需求促进了产品设计?很难区分。

      不要轻易下结论,自己说的可能是错的。需要反复自省,控制无含金量的发言。

2.7 需求来源

      用户反馈(不一定);

      数据反馈(带动或影响数据);

      整体战略政策(竞品相关)。

2.8 简单数据分析

       理解产品关键指标数据,了解数据分析的思路。

       结果分析:研究数据变化,找出对应数据变化后产品的优化。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的转化分析,注册-进入-付费漏斗模型。

2.9 需求评审

       参与了一次需求评审,大概了解流程。后续将在具体产品需求点的版本优化上走一遍,熟悉 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营 比较完整的需求落地流程。

3.最后

      师傅人虽好,带进门,靠个人;

      实习生打杂无可辩驳,态度决定自己如何从打杂中学到经验。

相关文章

  • 实习纪要#1

    0.说在前面 从实习中一路摸滚打爬过来,现如今回头看以往一些纪要实录,能与过去的自己再次碰撞,总觉着挺有意思。...

  • 实习纪要#2

    1.约X软件盛行不衰 用“饱暖思淫欲”来解释,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此类约X产品存在一定市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江湖。下...

  • 实习纪要#3

    国内外陌生人社交应用_发现陌生人 1.基于LBS系统展示附近的用户,当用户置身于一个特定场景中,基于LBS可能能为...

  • DAY 21:纪要(实践篇)——要言不烦的.“会议镜头”

    一、纪要的写作规范 1. 标题 (1)会议名称+纪要 (2)召开会议的机关名称+关于A+会议纪要 2.正文 (1)...

  • 【创客文案】写作训练19——纪要公文

    【学习目标】 1. 了解纪要的适用范围,掌握纪要的写作方法。 2. 撰写规范的纪要。 【知识引导】 一、纪要的概念...

  • 很尴尬

    1月23日纪要: 临近春节,其他板块会比较清淡,看前面纪要,次新股里有机会。

  • 团队管理小见(二)

    1、实习生招聘制度 一面过,二周定,六周评 导师制度:两次评价、每周指引 2、会议纪要制度 做好个人记录 30’内...

  • 拆个写会议纪要的锦囊

    1. 会议纪要不是事无巨细,而是只应该包括后续行动,是一份行动计划。 2. 凡开会,必有纪要。只有纪要才能确认我们...

  • 会议纪要的格式及范文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会议纪要的格式及范文。 1 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 会议...

  • 关于监理资料 谈谈当年我...

    谈谈当年我做资料的浅体会 1、做资料难,尤其是会议纪要,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知识内容,想我当年实习期,一般参加那种高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习纪要#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th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