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对大葱的热爱无须质疑,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常食一株葱,九十耳不聋”。在中国古老时期的五大名菜,大葱居然名居榜尾——葵、藿、薤、韭、葱。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在《忆青岛》中更是将山东大葱,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比作为:甘蔗。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到了济南》中则赞美山东大葱的代表章丘大葱的葱白,像折叠的油酥饼,又似美丽的白绢。

提及出口量不少的全国知名章丘大葱,我想起大葱曾经做为道具,被我们航校卫生科疗养所的大厨王师傅考验我过,就那么木着一张黝黑的脸,眼神却是有几分俏皮。递给我一碟子葱白,示意我沾着酱油吃喽。为了成为自己人,直接生啃啊!
章丘大葱葱白部分,又粗又白,又长又嫩。拿在手里,若是不小心能弄折了,从断茬儿处会看见充盈的葱汁。可有一样,不能入菜。极为嫩的葱壁一层层冒着水灵,生啖倒是口感极佳。不仅脆嫩,还有股甜味儿,丝毫没有想象中冲头冲脑的辣味儿。
往后的日子里,疗养所一包大葱猪肉饺子,准得有我一份,王师傅那一嗓门贼亮堂:“大杨(打样),吃饺子来”,大葱猪肉饺子的幸福指数杠杠哒!在学员队食堂,南京战友小马哥曾经获得回民大菜的待遇:大葱炒鸡蛋,记得还分给扁头吃过呢。
葱油拌面,是休养所最简单的美食。主料由葱、油、生抽和面组成,辅料随意添加,常见一碟子黄瓜丝或者油炸花生米。一簸箕小葱大致按3:7比例,大部分切成寸把长的段,少的那部分切成细小的葱花,盛碗里备用。锅内倒入菜籽油(也可用猪油)加入小葱花,煎出葱香味后,连葱带油一起盛入碗里。火调到最小,油温才能控制好,出锅时葱花仍是绿色,为了食个“色”字。
另起一锅油,这锅油要多加一些,放入葱段小火慢煎,加一点点盐和生抽,3分钟后转大火,把葱段炸至金黄色或焦干后捞出,只捞葱段,油留锅里。煮好圆溜溜的面条放入葱花油、炸干的葱段、拌匀即可。食物虽简单,却也是滋味十足,满嘴留香。
至于京葱老故事,文人雅士透露:汪曾祺提及对于王世襄先生做菜的评价,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当推北京王世襄。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据说过去连圆桌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听黄永玉说,有一次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去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压下去了。
王世襄擅长的焖葱那道菜,又叫海米烧大葱。关于它的来历和选料,其子王敦煌曾有文《冬天的焖葱》,因为这牵扯着王世襄的一段往事,他的一款拿手菜。
王世襄《答汪曾祺先生》一文详细记载描述了海米烧大葱这道菜的做法:黄酒泡海米,泡开后仍须有酒剩余,加入酱油、盐、糖各少许。
大葱十棵,粗壮的葱剥去两层外皮,切成二寸多长段。每棵只用下端的两三段,余作他用。素油将葱段炸透,火不宜旺,以免炸焦。待色已黄,用筷夹时,感觉发软,且两端有下垂之势,是已炸透,夹出码入盘中。待葱全部炸好,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烧至收汤入味,成菜了。此菜只宜冬季吃,深秋葱未长足,立春后葱芽萌发,糠松泡软,味、质均变矣。
京葱在不同的时节,生长状态也不同。因此分为小葱、沟葱、青葱、大葱和羊角葱。王世襄当年选用的,就是京葱之中的大葱。但是并非所有的大葱都能入菜,必得是在霜降之后、上冻之前,从地里起出来的大葱。因为只有在地里经了霜,葱质才会变得脆嫩可口,也只有这样的大葱,才能称得上是上品大葱。即使是最优质的大葱,优质期也只能延续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此后大葱的品质,就日趋下降了。
现在的市场上,对于不同生长状态的葱虽然还有区别,可是品质和以前已大不相同了。一方面,由于北京的气候比以前暖和,往往到了霜降的节气并无霜降,另一方面,培育方式亦有不同,大葱越长越茁壮了,可是葱白的脆嫩感不复存在,就是在深秋霜降之后,最优质的大葱亦是如此。用其入馔,剥皮数层之后,依然挺拔且韧。入锅油煸,即使炸透,用筷子夹起来一段儿,葱段弯成U形,入口仍有嚼劲,根本不能把它嚼烂,原来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荡然无存了。也正是从那时起,王世襄再也没做过这款葱菜了。
絮叨着大葱,老话说念啥来啥,晚上定神微信朋友圈,神了,居然又看到葱,这回是航校时期的学员队宋队副发出来山东新葱图片,这恍恍惚惚貌似看到了网红:“红葱”?忙不迭戴起150度往日冒充时尚人儿的豹纹老花镜,仔细观察,大葱的下半截儿,不是美曰其名葱白?这咋突然的就紫红了呢?红葱啊!红葱。尘世喧嚣繁华里,初相见!
而在故乡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那里的鲜族人日常除了用野葱做成泡菜。白吃不厌的主食中,还有葱饼。讲是葱饼,还挺讲究放入鱿鱼。鱿鱼洗净,切末入开水焯烫。胡萝卜和葱切末,面粉、淀粉、鱿鱼末一起放入盘内,加入鸡蛋和盐,一点点加水搅成糊状,锅内油烧热,倒入面糊煎成饼状,撒上小葱末,出锅切成长三角块儿,营养丰富。

杨春燕 2019.6.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