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是否能做到这点

作者: 关呀关小关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22:56 被阅读2次

《礼记·中庸》中指出,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说话先有准备,我们就不会因为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先定计划做足准备,就可以避免发生错误而追悔不已。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亦或是工作中,这句话都有相当大的实践意义。

一、时间:预早不预晚

在时间这个层面的“预”,是为某个事项的进行预留足够的时间。

这体现在当我们要完成某个方案时,要预留出修改补救的时间,这就不至于等我们提交方案后才发现错漏百出。

也体现在我们在约见客户时预留足够的时间,提前到达目的地,以便熟悉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还体现在,我们赶动车赶飞机时,要充分考虑路线、路况、天气等不可控因素,预留足够的时间才能使我们能在检票前顺利到达。

能在时间上做到“预”,就说明你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

时间观念简单来说是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与把控,是评判一个人靠谱与否的标准之一。

我有个朋友,出门很是磨叽。以前约她出门如果我已经在她楼下,起码得等她二三十分钟她才出现。

后来我也学聪明了,提前二十分钟电话告诉她我到了,等她下楼的时候,时间刚刚好。

因为是发小,关系比较铁,所以不至于像对待别人那样迟到三次以上就不再约。但这些年我也从她口中了解到,她从学校到职场,还是学不会做事给自己预留时间。

她也常常对自己感到懊恼。因为她发现她会经常因为上班迟到而被扣工资;会因为把工作计划排得太紧,没有留出机动时间,当中途有意外发生时她只能熬夜加班加点。

更让她感到懊恼的就是她本来可以做个兼职写稿赚点外快,但试过两次都严重拖稿后,那个编辑再也没有向她约过稿;而更常见的是赶动车时她以为时间足够,但实际上最后差了几分钟,无奈只能改签或者该票作废。

即便她的父母、朋友、领导多次提醒她凡事要预留充分的时间,但她还是很难彻底改正。所以她在工作中其实并没有真正做过什么大事。因为谁也不敢轻易把一个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时间观念差的人。

所以对于时间,我们只有加强自己的时间观念,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给自己、也给他人预留足够周旋的时间,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准备:预多不预少

有一次我们团队要出差,我同事负责准备物料。因为她已经连续两年参与这个项目,所以她在准备物料的时候按照她以往的经验来准备。

同事在汇报工作时,领导听完让她再准备多一本收据。我同事很不解,她说按以往情况来说是不需要准备这么多的,因为她准备的收据其实已经是多准备了的。

但我领导还是坚持让她多准备了一本,看我同事有点不情愿,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了句:“凡事预多不预少,多带一本不会影响什么,但如果少带了就一定尴尬。”

这情景让我想起了以前家里来客人,我问我爸要煮多少杯米,听完我爸报的数后我立马就质疑他,我说不用煮这么多吧大夏天的人也不一定能吃这么多碗饭。然后我爸认真地告诉我,饭煮多了我们自己还可以煮粥或者做炒饭,但如果煮少了客人不够吃那就是我们失礼。

之后我无论是在大学做活动准备物资,还是参加比赛准备资料,或是工作后要做培训做工作汇报,都会践行“预多不预少”的原则。

“有备无患”这个词的意思,不就是准备得足够充分了,所以不害怕出现突发状况嘛。

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也有所引用:"'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奇葩说第五季每个战队在上场前都为自己的持方准备了能想到的所有观点,甚至还会去努力挖掘想不到的观点。

在一期魔王争霸赛中,蔡康永就去猜对手薛教授的观点,蔡康永在发表完自己前面的观点后,接着说道“等下我要讲到的可能是薛教授接下来要说的观点”。这种准备充分程度,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将军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一场胜仗的背后都必定是充分的准备。因此我们无论是应对考试,还是应对工作,都要将准备“预多不预少”作为行事准则,方能有备无患。

三、结果:预坏不预好

为什么有的人经常会迟到,为什么有的人做事就是容易准备不充分,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都抱有侥幸心理。

对结果的预设过于乐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迷之自信。

前年我在复习考研,在考政治前一天,我和一个朋友住在考场附近的酒店,她拿着肖秀荣考前四套卷反复地背里面的每一道大题。

我当时指着其中一道大题 ,我说这个点这么冷,今年应该不会考到吧。朋友看了一眼说:“管它冷不冷,先背了再说,万一考到了呢?”

听她这么一讲,我心里有点打鼓,也就跟着一起背了。但由于我心里还是抱有那种“应该不会这么邪门” 的侥幸心理,所以记的时候没有特别下功夫。

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一看题目就傻眼了,竟然有一题考的知识点就是我们前一晚讨论的那道! 但因为我背得不是特别熟,写的时候需要很费力很费力地去回忆,最后感觉还是有些点没写全。

走出考场时我朋友兴奋地跑过来向我描述她在写这道题时的行云流水,说这么冷的题没想到居然真的考了 ,幸亏咱们背了!我当时肠子都悔青了。

所以你看,我们常常对事情的结果设想得太美好,导致在准备的过程中抱有侥幸心理,最终导致事情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

这放在小的事情来说可能会是我们因为对时间过于自信从而导致误时,对活动过于自信最后导致活动环节出现差错。

但若放在大的事情来说,那就有可能是游乐园不及时排查游乐设施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或者可能是设计商场紧急疏散路线时认为某条线路不需要最终导致出现重大意外……

小到关乎自身利益,大到关乎人身安全。我们只有懂得对事情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周全的考虑,做好全面准备,才能保证最终结果出来时离我们的预期偏差最小。

最后。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告诉我们,只有对事情后果有科学预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相关文章

  • 看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是否能做到这点

    《礼记·中庸》中指出,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说话先...

  • HR也可以很靠谱!

    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三件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形成闭环很重要。 同样,看一个HR靠不靠谱,要看他...

  • 孩子学习好懂得这一点很重要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这三件小事》。文章认为,一个人靠不靠谱,其实就看这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

  • 一个人是否靠谱,闭环思维很重要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说《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这三件小事》,文中认为一个人靠不靠谱,其实就看这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

  • 靠谱

    执行力强 看一个人靠不靠谱,要看他是否遵守承诺,是否具有执行力。嘴上靠谱不如行动中靠谱,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懂...

  • 靠谱的人,他们都有闭环!

    一个人靠不靠谱,其实就看这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靠谱 ​ 看了一篇文章,说《一个人靠不靠...

  • 人靠不靠谱,就看这几点

    信人别信嘴, 交人要交心。 靠谱的人才值得交往, 不靠谱的人总有一天会害了你。 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 就看这几点。...

  • 人靠不靠谱,就看这几点

    信人别信嘴, 交人要交心。 靠谱的人才值得交往, 不靠谱的人总有一天会害了你。 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 就看这几点。...

  • 如何在工作中做一个靠谱的人?鹅厂高级项目经理告诉你 | TAPD

    导读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种说法是,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是否能有这种闭环思维。 那么,在具体...

  • 3个小技巧,教会你准确选到靠谱互联网培训学校

    有网友说,互联网培训这个行业没有靠不靠谱,只有你自己靠不靠谱。你是否能把所有好的知识和技能装进自己的脑袋里面,并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是否能做到这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z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