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我是某某幼儿园,某机构的某某某,今天是参加亲子共读的第N天,亲子共读,伴您成长!”后面配一张读书的图片或者是视频。
今天在消零的时候,也看到一篇简文,文中提到阅读了那么久,每天的阅读作业,但最后孩子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还是不好,不要求,不监督,就没有阅读。
像这样的情况,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所有的打卡,以作业形式布置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敦促阅读。但阅读却是一件终身的事,陪伴,敦促不可能持续一辈子,最终还是要靠孩子自己。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那么久,孩子还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呢?
因为你将阅读任务化了!
不论是打卡发圈,还是规定阅读半小时,不论是老师要求的还是家长坚持的,这样的形式都让阅读变成了作业,任务。是作业,是任务,就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带来压力,甚至是带来不快,在这样内心排斥的状态下,孩子没有从内心接受阅读这件事,更没有从书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一旦失去约束,孩子自然就会很容易放弃!
不要给阅读附加更多的外在任务条件,而是允许孩子读一页两页,允许孩子读自己喜欢的而不是老师推荐的,允许孩子的随心所欲,才不至于阻断孩子的阅读意愿!
只要孩子处于一个阅读的氛围内,孩子自然就会有“我想读”的意愿,而不是用任务的形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