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曾经做出一个很糟糕的决定,事后回想觉得不可思议。人越是在焦虑的时候越容易做出后悔的决定,许多物质贫困的人就是这样的典型。从认知科学用一个关键概念就能解释清楚——认知带宽。人类的认知是稀缺的,经不起一点浪费。
认知带宽
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进度已超出普通人的想象了。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记忆分为“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两种,处理记忆的流程如下:
长期记忆就像仓库,工作记忆就像工作间,所有货物都需要在工作间装卸,当我们需要发货的时候就从仓库里调取货物到工作间打包封装然后发出。当需要卸货的时候在工作间卸货装载然后运到仓库储存。这一部分形象化的理解可以参考一部迪士尼动画片《头脑特工队》。
工作记忆——记忆工作间,容量为 4 ± 1 组块。
长期记忆——记忆仓库,容量无限。
认知带宽就是记忆工作间在一段时间内处理组块的带宽容量。从这个角度观察会发现人类的认知带宽极其稀缺,工作记忆的容量被限制在 4 ± 1 组块。这意味着人类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先天有着极大的劣势。一旦超出认知带宽的极限,大脑就当机了,因为超载罢工了。读者看到这里就明白为什么许多人会做出事后自己都难以理解的错误决定,因为当时他们大脑当机了,无法正常思考了。
组块
组块化:将不相关、无意义的事情看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记住的过程。脑补、拼图的能力。
组块: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封装知识得到的成果。
记忆工作间对记忆的加工过程就是组块化,最后的成果就是组块。组块化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贫穷的循环
2014年9月3日,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发布新书《稀缺:为什么拥有太少后果会很严重?》,尚未出版就进了《金融时报》年度必读十本商业书籍榜单。这里面的主要结论就是: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当当、京东购买中文版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这一段翻译成大白话解释一下:长期焦虑或贫穷的人大脑会受到伤害,判断力全面下降。这句话看起来很惊悚,我认为也很惊悚,可惜这是已经被科学家反复收集数据证实的结论。将长期焦虑或贫穷的人与持续创业成功人士做对比,你会发现他们的认知带宽完全不一样。前者处理平时的生活琐事,认知带宽就已经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后者每天面对创业中的各种挑战,认知带宽还绰绰有余。如果再仔细深入观察两者的区别,你会发现前者的工作记忆出现问题了。
记忆工作间是人类大脑处理记忆的关键一环。如果记忆工作间长期被各种噪音充斥,无法正常的实现记忆的组块化加工,记忆仓库无法储存有价值的记忆组块,这会导致记忆工作间没有好的记忆组块使用提高效率,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长期焦虑或贫穷的人受到大脑损伤的一个通俗解释,从脑科学、生物学的解释非常复杂,大家看这段文字简单理解其中的意思就 Ok了。如果还觉得难以理解,请记住以下结论就ok了:
长期焦虑或贫穷会破坏大脑内存,降低人类的判断力。
这就是长期焦虑与贫穷人群的背后真相,他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如果无法跳出这个恶性循环,一直穷下去几乎是必然的。
可怕的贫困病
贫困,不在于一个人享受的物质水平,而在于他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
“贫困”与“贫穷”是两个概念。最新的科学家研究已经证实:贫困不仅带来落后的思维模式,更是生理上的严重疾病,而且可遗传。
过去十年以来,各方面的研究表明,贫困会减少人的大脑的表面积,会缩短人的线粒体端粒(这意味着寿命缩短),会增加得肥胖症的可能性,会让人更愿意冒不必要的风险。贫困对人的影响不仅是心理上也是生理上的。人穷不但志短,而且端粒也短!
最可怕的是一种可遗传的贫困机制。
贫困会导致人的压力增大。如果人持续处在高压状态,他的DNA的甲基化水平会受到影响。甲基化水平会影响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决定了一个人身上有哪些特性能发挥出来,哪些特性发挥不出来。也就是说,也许你的基因里有个绘画天赋,可是你的基因表达不到位,结果你这个绘画天赋就发挥不出来。
那么如果一个人小的时候因为贫困而持续处于高压状态,他的基因表达受到影响,那么他成年以后,哪怕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观,他还是会继续感到压力太大。说白了,就是他的身体已经得了“贫困病”。这个病不是外部环境好就能治好的,这是一个生理问题。
这还没完。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还在研究之中,但是有证据表明,基因表达是可以遗传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后代,一出生就有贫困病 —— 哪怕他一天苦日子都没过过。实验室里已经发现,从小缺乏母爱的老鼠和斑马,不但自己负责处理压力的荷尔蒙水平异常,而且他们的后代 —— 两三代之内,这个荷尔蒙水平都异常。对人的研究当然要复杂得多,但是也有研究。荷兰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严重的饥荒,结果科学家就发现,经历了那次饥荒的荷兰人,他们后来所生的后代,遗传了他们的心理高压。
“贫困病”患者的认知带宽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解决方案
持续创业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做对比,会发现他们的记忆工作间的组块化效率极高,记忆仓库储存大量的高质量知识组块。他们的认知带宽极高,其中的关键是他们的知识组块高度压缩了大量的信息,用一个高质量知识组块批量解决5、6件不同的事。普通人解决一件事全部组块容量用上了都不一定能解决。普通人做不到牛人那样,因为他们没有积累多少有价值的记忆组块。
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知识组块。
对于处在恶性循环的人,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屏蔽噪音。他们的认知带宽崩溃的重要原因就是噪音太多。实现的办法很简单——断、离、舍。对自己目前无用的事物都抛弃,只留下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例如:
1、自己的办公中有大量的杂物没有整理。用上10分钟整理,没用的东西丢了,有用的按顺序整理好。办公桌整理清爽很重要,办公桌越乱,你的大脑无意中就接受了大量的噪音信息。
2、自己长期不穿的衣服直接丢了,还是同样的理由。让这些不穿的衣服占用自己宝贵的空间,不如腾出位置让给更有价值的物品,比如《说话的魅力》、《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奋斗的正确姿势》等这些好书。
3、对自己不重要的事舍弃,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哪怕是未来有用也 ok,比如学习英语、写作、演讲这些高附加值技能。
……….
完成了屏蔽噪音的这一步后,就是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时刻记住以下两个关键概念:
组块化:将不相关、无意义的事情看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记住的过程。脑补、拼图的能力。
组块: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封装知识得到的成果。
从这两个概念与人类大脑处理记忆的流程可以推导出学习的过程是拼图,学习新知识要找寻与旧知识之间共同的接口,这样才能实现快速理解新概念与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知识组块化,并不断进行知识拼图,小的知识组块互相合并可以形更大的知识组块,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就形成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组块可无限合并,理论是超级组块。
总结
- 人类的工作记忆(记忆工作间) 4 ± 1 组块容量,容量极其稀缺。
- 认知带宽由工作记忆(记忆工作间)与长期记忆(记忆仓库)储存的知识组块共同决定。
- 长期焦虑与贫穷人群大脑受损,他们认知带宽长期处于崩溃边缘,判断力全面下降。
- 认知带宽提升的关键第一步是屏蔽噪音——断、离、舍,专注成长忽略噪音。
- 学习是拼图,知识组块可无限合并,理论是超级组块。
网友评论